第161章:於少保(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于謙說:“以前派指揮季鋒、嶽謙前往講和,而也先跟著入寇,接著派通政王復、少卿趙榮,見不到上皇就回來了,顯然,不能依靠和談。
況者我和他的仇不共戴天,從道理上來說也絕不可以講和,萬一和了他要滿足無窮無盡的要求,答應則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困難,不答應又會發生變亂,這形勢也不能講和。
許貴是武臣,而這樣恐懼畏縮,怎能敵愾同仇,按法律該處死。”
發出文書嚴厲譴責他,從此邊境的將領人人都主張堅守作戰,沒有敢說講和。
當初,也先諸多要挾,都是由喜寧策劃的,英宗策劃鎮守大同的將領抓了喜寧,把他殺了,又授計給王偉讓他誘殺了奸細小田兒。
而且利用間諜實行離間,請求特別釋放了忠勇伯把臺家,答應封給爵位,讓他從中想辦法。
也先開始有放回上皇的意思,派使者來聯絡,京師的戒備才稍稍放鬆了一點,于謙上言:
“南京重地,需要有人加以安撫穩定,中原有很多流民,假如遇上荒年,互相呼應聚整合群,這是很值得擔心的。
請敕令內外守備和各處巡撫用心整頓,防患於未然,召回派往內地召募發兵的文武官員讓他們鎮守中宮。”
到了八月,英宗被留在北方已經一年,也先見明朝沒有什麼事端,更想講和,使者接連前來,提出把上皇送回。
大臣王直等商議派使者前往迎接,明代宗不高興地說:
“朕本來不想登大位,當時是被推上來的。”
于謙從容地說:
“帝位已經定了,不會再有更改,只是從情理上應該趕快把他接回來罷了,萬一他真有什麼陰謀,我就有話說了。”
明代宗看看他便改變了面色說:
“聽你的、聽你的。”
先後派遣了李實、楊善前往,終於把上皇接了回來,這是于謙的功勞。
太上皇已經回來,瓦剌請求朝貢,先前貢使不過百人,正統十三年增加到三千餘人,對給予的賞賜不滿足便入侵。
此次瓦剌又派三千人來朝,于謙請求列兵居庸關以備不測,在京師隆重陳兵,設宴招待。
因此說到和議很難依靠,逐條進上安定邊境的三個策略,請求敕令大同、宣府、永平、山海、遼東各路總兵官增修牆準備防禦。
京兵分別隸屬於五軍營、神機營、三千營,雖然各設有總兵,但不相統一,請求選擇精銳十五萬人,分為十營團操,從此開始了團營的制度。
瓦剌入貢,常常攜帶以前擄去的人口來,于謙一定奏請酬勞使者,前後贖回了幾百人。
當初永樂年中,投降過來的人被安置在京畿附近的很多,也先入侵時,很多成了內應。
于謙想分散遣送他們,因為西南有戰事,每次出征,都挑選他們精銳的騎手,從厚資助他們前往西南戰場,然後再遣送他們的妻子,內患得以平定。
楊洪以獨石入衛,八個城都給了敵人,于謙使都督孫安率輕騎兵出龍門關佔據了它,招募百姓屯田,邊戰邊守,八個城得以收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