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蘇定方被生擒,剩餘的步卒很快就放棄投降,而狄青很快便打馬來到張遼面前。

一番大戰下來,張遼的衣甲已經被鮮血染紅,一下子被狄青叫出來歷,張遼還是微微一愣。

“末將的名字居然能入狄將軍的耳朵,實在深感榮幸!”

“文遠將軍,雖然我們只是初次謀面,但你的名字我家主公常常掛在嘴邊,如今見面果然更甚聞名。

我家主公說文遠將軍乃此亦古之召虎也,壯猛有謀,乃當世之猛將,恪盡職守,將來定然能名垂青史!”

張遼能一眼叫出狄青,自然是因為狄青那非常有辨識度的面具,不過張遼被狄青這樣一番誇讚,還是有些誠惶誠恐。

畢竟他現在還只是呂布麾下的一名部將而已,遠還未達到軍事生涯的巔峰,公孫越已經坐擁二州,卻能得如此高的評價,傳出去也會倍有面子。

張遼出生幷州雁門郡馬邑縣,其家鄉位於漢朝的北方邊陲,人習戎馬,畜牧於野,張遼本是聶壹的後人,其家族為了避怨而改為張姓。

而聶壹就是著名的“馬邑之謀”發起者,馬邑之圍又稱馬邑之戰、馬邑之謀,是公元前133年,西漢在馬邑策劃的對匈奴的一場誘敵殲滅戰。

軍臣單于貪圖馬邑城的財物,親率10萬大軍進入武州塞,就在匈奴單于快要進入漢朝的埋伏圈時,守衛烽火臺的亭尉,向匈奴單于透露了漢軍包圍計劃,致使匈奴軍未達到包圍圈就撤退了。

飯糰看書

結果匈奴四處出兵侵擾漢朝邊境,以報復馬邑之圍,漢武帝因馬邑之圍未能伏擊匈奴而失利,將謀劃誘敵的王恢下獄,王恢自殺,自此,西漢開始與匈奴大規模交戰。

公元前133年農曆六月,漢武帝派遣精兵30萬,命護軍將軍韓安國、驍騎將軍李廣、輕車將軍公孫賀率主力部隊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中。

將屯將軍王恢與材官將軍李息率3萬多人出代郡,準備從側翼襲擊匈奴的輜重並斷其退路,一舉全殲匈奴主力,漢武帝同時派遣商人聶壹前往匈奴誘敵。

聶壹以出塞經商為名,見匈奴軍臣單于,聶壹欺騙軍臣單于說,他有手下數百人,能斬殺馬邑縣令,舉城而降,牲畜財物可盡歸匈奴,但匈奴一定要派大軍前來接應,以防漢兵。

軍臣單于貪圖馬邑城的財物,親率10萬大軍進入武州塞,並派使者隨聶壹先入馬邑,等斬殺馬邑縣令後進兵。

聶壹隨後返至馬邑與縣令密謀,殺死一名囚犯,割下首級懸掛在城門之上,偽裝為縣令頭顱,欺騙匈奴使者。

軍臣單于得到使者的報告後,率領大軍向馬邑方向進軍,大軍來到距馬邑百餘里的地方,發現沿途有牲畜,卻無人放牧,引起了軍臣單于的懷疑。

匈奴在此時攻下一邊防小亭,俘獲了漢雁門尉史,在威脅下,尉史將漢軍的計謀全部說出,軍臣單于聽後大驚之後繼而大喜,說道:

“我得到尉史不上漢天子的當,真是上天所賜”。

於是封尉史為“天王”,下令立即撤軍,王恢、李息率領的三萬大軍已出代郡,準備襲擊匈奴的輜重,在得知匈奴退兵後,非常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