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顯畏懼,秘密派出使者請求投降,請求殺了石祗來作為報效,冉閔整頓師旅而返回。
適逢有人稟報王泰招集秦人,將逃往關中,冉閔大怒,殺王泰,滅他三族。
劉顯果然殺了石祗及其太宰趙鹿等十餘人,把石祗的首級傳送到鄴城,送來人質請求冉閔保全生命,驃騎將軍石寧逃往柏人,冉閔下令在大路口焚燒石祗首級。
五月,石祗的兗州刺史劉啟以鄄城歸順東晉,七月,劉顯又率領士眾攻打鄴城,冉閔擊敗了他們的進攻,劉顯返回襄國稱帝。
八月,冉閔的徐州刺史周成、兗州刺史魏統、豫州牧冉遇、荊州刺史樂弘都攜城堡歸順東晉,平南將軍高崇、徵虜將軍呂護拘捕了洛州刺史鄭系,攜三河歸順東晉。
慕容彪攻陷中山,殺掉冉閔的寧北白同、幽州刺史劉準,向前燕皇帝慕容儁投降。
公元352年,劉顯率眾攻伐常山,常山太守蘇亥向冉閔告難。
冉閔留下手下的大將軍蔣幹等輔佐太子冉智守衛鄴城,親自率領八千騎兵解救常山。
劉顯委任的大司馬、清河人王寧以棗強向冉閔投降,冉閔收編了他們剩餘的部眾,攻擊劉顯並打敗了他,追擊逃兵直至襄國。
劉顯的大將曹伏駒開啟城門接應,冉閔便進入襄國,冉閔誅殺了劉顯及其公卿以下百餘人,焚燒了襄國的宮室,把當地百姓遷徙到鄴城,劉顯的領軍將軍範路帶領千餘士眾,斬關出城逃往枋頭。
同年四月,慕容儁已攻下幽、薊二州,侵佔土地已達到冀州,冉閔帶領騎兵抵抗他,與前燕將領慕容恪在魏昌城相遇。
冉閔大將軍董閏、車騎將軍張溫對他說:“鮮卑乘勝氣勢強盛,不可硬抗,請回避一下再增添他們的盛氣,然後組織軍隊進攻他們,便可以取勝。”
冉閔生氣地說:“我集合起部隊出戰,將要平定幽州,斬殺慕容儁,如今遇到慕容恪就退避,他們將會小看我。”
便與慕容恪交戰,十戰皆擊敗了對手,慕容恪就用鐵鎖把戰馬連線起來,在善射的鮮卑士兵中挑選了五千名勇敢而不剛愎自用的人,列成方陣前進。
冉閔所乘的赤馬名叫朱龍,日行千里,冉閔左持雙刃矛,右執鉤戟,順風迎擊,斬殺三百餘名鮮卑兵。
頃刻間燕地騎兵蜂擁而至,重重包圍住冉閔,冉閔寡不敵眾,躍馬衝破重圍向東逃跑,走了二十餘里,馬無緣無故地死去,冉閔被慕容恪擒獲,與董閏、張溫等一起被送到薊城。
慕容儁讓冉閔站在面前而問他:“你這個奴僕下人,為何妄自稱作天子?”
冉閔答道:“天下大亂,你們夷狄之族,人面獸心,尚且意欲篡位謀反,我乃一世英雄,為何不能做帝王呢?”
慕容儁大怒,把冉閔鞭打三百下,送至龍城,告祭祖父慕容廆、父親慕容皝廟廷。
五月初三日,冉閔被送到龍城,並在遏陘山將其斬殺,諡號“武悼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