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第1/2頁)
章節報錯
四月,石祗派其相國石琨帶領十萬士眾攻打鄴城,進兵據守邯鄲,石祗的鎮南將軍劉國從繁陽前來與石琨會合。
冉閔於邯鄲大敗石琨,死者數以萬計,劉國退駐繁陽,苻健從枋頭入關,張賀度、段勤與劉國、靳豚在昌城會合,將要進攻鄴城。
冉閔派遣尚書左僕射劉群任行臺都督,派他的部將王泰、崔通、周成等率領十二萬步騎在黃城宿營,冉閔親自統率精兵八萬作為他們的後繼,在蒼亭展開激戰。
張賀度等部大敗,死者達兩萬八千,靳豚被追擊並斬殺於陰安,冉閔部將悉數俘虜了靳豚計程車眾,整軍而歸。
冉閔擁有戎卒三十餘萬,旌旗鐘鼓綿延百餘里,即使在石氏鼎盛時期也沒有這般威勢。
冉閔自蒼亭回到鄴宮,行飲至之禮,整頓核定九流,依據才能授予職任,儒學後人多數得到顯赫的官職,一時境內安寧和順。
十一月,冉閔帶領十萬步騎到襄國攻打石祗,任其子太原王冉胤為大單于、驃騎大將軍,把一千名歸降的胡人分配到他麾下。
光祿大夫韋謏呈上言辭激切的諫書,冉閔閱後大怒,殺了韋謏及其子孫。
公元351年二月,冉閔攻打襄國長達百餘日,挖地道、壘土山,建造房屋、翻地耕作。
石祗非常恐懼,除去自封的皇帝之號,稱為趙王,派出使者到慕容儁、姚弋仲那裡請求援軍。
適逢石琨自冀州前來援救石祗,姚弋仲又遣其子姚襄率領三萬八千騎兵自滆頭前來,慕容儁派遣將軍悅綰率領三萬甲卒自龍城趕到,三方強勁計程車卒共計十餘萬。
冉閔遣車騎將軍胡睦在長蘆抵擋姚襄,將軍孫威在黃丘防守石琨,都被敵方打敗,士卒幾乎被消滅盡淨,胡睦、孫威單槍匹馬逃回。
石琨等部即將來到,冉閔打算出兵進擊,衛將軍王泰勸諫說:“陷於困境之敵頑固,寄希望於外援,眼下強大的救兵四方雲集,想引誘我們出兵交戰,以便從腹背兩個方向攻打我們。
我們應該加固營壘不出兵,靜觀態勢而行動,用這種戰術挫敗他們的計謀,現在陛下親自臨戰,一旦沒有萬全之策,我們的宏業就會喪失,請謹慎勿出,我請求率諸將為陛下去消滅他們。”
冉閔想要聽從他的諫言,道士法饒進言說:“太白星行經昴宿,當殺胡王,一戰百勝,不能失去這個時機。”
冉閔捋起衣袖高聲宣佈:“我出戰已定,誰再敢進諫就殺了他!”於是集合起全部士眾出戰,姚襄、悅綰、石琨等部三面夾擊,石祗猛攻其後,冉閔軍大敗。
冉閔潛伏在襄國行宮,與十餘名騎士逃往鄴城,投降的胡人慄特康等收捕了冉胤及左僕射劉琦等送給石祗,石祗把他們全都殺了,死者共十餘萬人。
其中包括司空石璞、尚書令徐機、車騎胡睦、侍中李琳、中書監盧諶、少府王鬱、尚書劉欽、劉休等及諸將士,一時人盡物絕,賊盜蜂擁而起,司、冀二州饑荒嚴重,人人相食。
石祗派劉顯帶領七萬士眾攻打鄴城,當時冉閔潛還鄴城,無人知曉,內外議論紛紛,都以為冉閔已死。
射聲校尉張艾勸冉閔親出郊祀,以此安定眾心,冉閔聽從了這個建議,訛傳才止息了,劉顯到明光宮,距離鄴城二十三里。
冉閔心中恐懼,召來衛將軍王泰商議此事,王泰怨恨當初冉閔不聽從自己的計謀,以患瘡不愈而推辭,冉閔親臨探望,王泰執意聲稱疾病嚴重。
冉閔大怒,返回宮中,對左右的人說:“巴奴,我難道要你救命嗎!關鍵要先滅群胡,退而斬掉王泰。”於是帶領全部兵馬去作戰,大敗劉顯,追擊到陽平,斬首三萬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