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太行山,綿延七百里,聚奎山只是其中一峰,距離晉城差不多一個時辰的腳程。

聚奎山並不很高大,名氣也不很響亮,最起碼照比同在澤州的隗山和馬牢山名氣小了很多。

但這裡毗鄰泫水,距離城市也近一些,倒也更適合居住。更關鍵的是,聚奎山需要時常與江湖接觸,若住得太偏遠,難免訊息閉塞。

雁教主帶錢回到聚奎山,同時發下江湖貼,召喚神教弟子歸巢。當聽說老巢被血洗,真的有弟子不遠千里而來,其中包括三師兄“神運算元”古月山,還有空字營一些骨幹弟子。

那些弟子的武功或許並不很高,但他們都與古月山相似,善謀劃佈局、機關暗道、擺陣破陣。最愛研究《魯班書》《墨子》《奇門遁甲》。

有三師兄和諸師侄的幫忙,雁悲鳴覺得輕鬆許多,雖然雙神殿還沒完工,可住宿區已經修繕完畢。

神教被血洗之後,來聚奎山送孩子的人明顯少了許多。可過不多久,又有人把孩子丟到神教門口。

有襁褓嬰兒,也有稍大一點的孩子。

面對那些能聽懂話的孩子,家長騙孩子留在門口,而家長就躲到密林之中,盯著門口的動靜。

正如傳言,門後會走出一個女人,她蹲到孩子面前詢問幾句,隨後便把孩子帶進山門,這時家長才會抹淚離去。

能把孩子送到這裡的,大多是養不起,而又不忍心賣給妓院或人販子。當然也有一些特殊原因,比如妓女、寡婦、未婚女子意外產子,而又不忍心掐死、溺死、餓死。總而言之,能把孩子送到這裡的,還算是有點人味兒的。

為何不賣給富人家當小廝、丫鬟?

在窮困的梁朝,想去富人家當小廝丫鬟的人比想象中要多很多。富人家一般不用花錢去買丫鬟小廝。而需要花錢僱傭的,都是能力較強的,認識字的。而普通幹活的小廝丫鬟,一抓一大把。

人販子收孩子,給的錢也不多,他們也不會給孩子們吃什麼好東西,只要不餓死就行,長途跋涉帶去大城市賣。長得好的,骨架大的,能賣好價錢。成色差的,只剩下最後一兩個賣不出去,人販子就把他們丟下,繼續去鄉下收孩子。

而賣不去出的那些大多餓得將死,人販子撂下他們,讓他們自生自滅。所以死在人販子手裡的孩子也很多。

在蘇御看來,在這食物短缺的年代,有的人活得不如動物。不如馮瑜懷裡的小白狗,更不如經常有肉吃的鬆獅犬——完顏清經常給她的愛犬留些帶肉的骨頭。

這些狗的生活比窮人強許多。

蘇御特別佩服雁師姐,能收養那麼多孩子,更可貴的是連殘疾孩子和嬰兒也收。而這是紅黑神教的傳統,幾代人都幹這件事。在蘇御眼裡,這就是一個辦實事的慈善機構。所以蘇御很願意向聚奎山送錢。

從嬰兒養大的孩子不少,比如楊雕、戴鶴是被一個姓楊的弟子和一個姓戴的弟子在路邊筐裡發現的,路邊等了好久也沒人過來認領,於是他們一人抱一個帶回山門。把筐留在原地,還在筐裡留下字條,寫清孩子去處。

為什麼神教不允許內部婚配,就是考慮到這幫孩子可能是一個母親生的。如果教主亂點鴛鴦譜,可能造大孽。包括楊雕和戴鶴自己心裡也清楚,他們可能是一對兄妹,也有可能是一對姐弟。

至於楊雕、戴鶴為何長得那麼漂亮,那就不好說了。按照遺傳學,他們的父母應該長得不賴。比如歐陽鏡的那些私生子女,大部分都粉蝶兒似的好看。當然也不排除父母長得都不錯,卻生出一個醜孩子的可能。

比如蘇御覺得趙禎就不好看。除了他母親唐靈兒以外,沒人覺得那孩子好看。到現在蘇御依然覺得趙禎長得像個猴子。

相反趙糖酥就非常漂亮,集中了父母的全部優點。她有蘇御的臉型和劍眉,還有唐靈兒的高鼻樑、大眼睛、大耳朵。說來也奇,她的大耳朵看起來就很福相,而趙禎的大耳朵使他看起來更像猴子。

“報!火字營堂主馮真青上山!”

聞言,雁悲鳴一喜,豁然站起身道:“大開山門,迎接四師兄!”

“慢著。”這時身後傳來一道溫和而低沉的聲音,正是“神運算元”古月山:“師妹,到現在你還認為你的四師兄是自己人?”

“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