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途渺茫,千難萬險,既然如此,你不如幫我。我垂簾聽政,你總管經濟,把些沒油水,又費力不討的事,都交給趙準去辦……”

蘇御把信燒燬,淡淡的口氣對曹小寶說:“你回去告訴她,讓她專心滲透康王的軍隊,我不會插手。而賢王這邊她就別想了,我不可能吃裡扒外。另外你再告訴她,我對梁朝的這個皇位實在是不感興趣。之前爭,那不是我在爭,而是安國公和賢王要爭。現在他們兩個都放下了,我想爭也沒那個實力。基於此,我倒是很樂意當這個攝政王,與她一起扶持我侄趙策。”

……

皇城重建,大搞土木,根據曹玉簪的要求,要建一座玉皇樓,高九十九層。小寡婦又要作死,工部尚書聯合一大群人上書,請求太后收回成命。後來改成十九層,工部還是很難辦到,後來改成九層,工部不敢再說辦不到了,硬著頭皮也要蓋。

對於工部來說,建造一座九層樓並不難。萬花樓還九層呢。關鍵是曹玉簪給的錢太少。用工部尚書的話說,這些錢用來買材料都不夠。可太后就是讓他建,建不好就免他的職。

尚書大人叫苦,實在沒轍,就跑去募捐。尚書的面子還是很足的,另外工部這麼多年也養了一大票官商勾結之輩,現在擠出點錢來給太后修房子,不是什麼太難的事。

此時的後宮,就是一大片工地。

其實老早以前曹玉簪就想重修皇宮,卻被三老王管著。動不動就拿風水說事,曹玉簪沒能實現夢想。這次被趙挺砸得稀巴爛,曹玉簪終於可以實現夢想了。

曹小寶穿過破敗的皇城門,跨過倒塌的內宮門,回到只剩下一半的長秋宮,將蘇御的話原原本本轉達給曹玉簪。

雖然樓宇破敗,可此時的曹玉簪看起來卻心情極好,倒在榻上,一隻手拄著腦袋,愉快地吃著葡萄乾。

大興皇帝睡在搖籃裡,小黑貓趴在太后身前。那烏黑的一團,隱藏在太后黑袍之中。若它不睜開眼睛,恍惚間竟看不到它。

聽曹小寶說完,曹玉簪冷哼一聲:“猴賊,我就知道他會這樣說。他還不算糊塗,知道什麼是他的,什麼不是。”

曹小寶一笑道:“賢王那老王八蛋也活不多久了,他一死,就只剩下張雲龍不好對付。張雲龍之所以不來上朝,看來他也有所考慮。”

對於曹小寶的話,曹玉簪不放在心裡,懶洋洋地看著被巨石砸漏的棚頂:“我猜這猴賊也在搞小動作,他不讓我滲透賢王的軍隊,可他自己可能卻在幹這件事。”

想起什麼來,曹玉簪一皺眉:“那他會不會派人來滲透康王的軍隊呢?如果有的話,我該如何防範……”

……

最近曹玉簪的動作接連不斷,而她手下的四大幹將增加了一倍,現在可謂是八大幹將。每日在後殿密談。而這八個人,無不是老謀深算之輩。

用老謀深算來形容馮釗恐怕不大合適,但有一點是肯定的:要想當青天大老爺,比當貪官更難。

但他做到了,可見其人智慧。

唐振要打仗,曹玉簪說沒錢,但這不代表曹玉簪真的不想打通河西走廊。她從沒放棄爭奪軍權的念頭。哪怕現在康王全力支援大興皇帝。可是在曹玉簪看來,軍權還是掌握在自己手裡才是最放心的。

說到底,康王支援的是他孫子,而不是這個兒媳婦。孫子不能動,但兒媳婦說滅掉就滅掉了。所以曹玉簪不敢輕舉妄動,表面上還要與唐振搞搞對抗。

也正因為此,曹玉簪很孝敬康王,而對其他人都不是很友好。

賢王那邊重建觀海樓,曹玉簪只給五億錢,而康王那邊要修觀天樓,曹玉簪一下子給了五十億。她的理由是,賢王那邊地基什麼的都是好的,而康王那邊卻要從頭建起。另外曹玉簪還把燒成廢墟的睿王府送給賢王,說能頂三十個億。

曹玉簪這種明目張膽的偏袒,果然惹惱了賢王,派太監去罵她。她也不客氣,太監罵她,她就打太監嘴巴。賢王火大了,派一群武打太監去罵她,她就忍著。

這一切都是演給康王看的。

當然這都是小事兒,不會升級,都在曹玉簪的掌控之中。而曹玉簪更在乎的,還是自己隊伍的建設。那些與蘇御有關聯的一律清除,其中包括姬凌雲、花聽風、梅紅衫、張密、文忍、張小刀等。

可曹玉簪眼珠一轉,又把這幫人安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