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實角度來說,沒什麼意義,但務虛卻很有意義。無形中拉近這七名老將與蘇御的關係,還把他們“趙挺舊部”的身份恢復成“安西總副張邯舊部”。而且讓他們看到,本帥與張將軍關係不錯。這樣再回頭看張邯的那幾句話,就有意義了。

回到第四師,蘇御開始任命。

蘇御兼任第四師中郎將,督糧官是太監出身的邱垚,此時邱垚依然兼任京統情報處長職務。蘇御對京統體系不會放棄,而且還有加大的想法,苦心經營的特務系統不能丟掉。

監軍一職是給賢王準備的,賢王家實在沒有兒子可用,就把孫子趙豐安排過來。

趙豐的父親是賢王嫡次子趙鼎。蘇御沒見過趙鼎,據說是個殘疾人。前幾日被康王的人逮來洛陽,後來安排在了承德坊。再後來回到賢王府,而以前的別院就不再去了。

趙豐見到蘇御,要叫叔叔,交談得知,趙豐恨透了康王趙棣,咬牙切齒的恨。

師參將,就是從七位老將軍中選的一位,名叫石敢當,其它六位也都留在參將部。打仗時,參將部負責制定具體作戰計劃,所以這個部門必須是一群作戰經驗豐富的人。

聽到“石敢當”這個名字,蘇御差點笑出聲來。石敢當本是沙陀族人,原名阿史那德蘭。蘇御問他為什麼要給自己改這個名字,他說是牧王賜的。蘇御覺得牧王那人也挺幽默。

師副將,是蘇御重點培養的戰將型人才,韓堅。

這次九師大戰,韓堅沒參加,因為他被分配到睿王的第十師。睿王所屬部隊當然不能帶著這個曹玉簪的明面特務去打大興皇帝。估計是第十師著急開拔,沒時間搭理他,否則應該先把他處決。

當蘇御親王身份公開時,二王勢力明朗,曹玉簪當然是康王勢力,而蘇御是賢王勢力,韓堅第一時間選擇投靠蘇御,而不是曹玉簪。他還帶著幾百新兵一起過來。

安排完師部,還要安排三個旅部,由邱垚、趙豐、韓堅分別兼任旅校。讓他們再往下安排旅部其他五官,還有各團五官。

中郎將衛隊長、親王衛隊長、京統指揮使衛隊長,分別由秦白刃、吳殺金、杜聿擔任。

還有一個重要人物李甫,蘇御給李甫安排了很多頭銜,比如京統副指揮使,第四師副監軍,軍倉副校等,讓他在各處都能活動,但他的主要任務還是在地下。

這些事都辦完,已經是幾天之後的事了。

好多天沒回家,有些懷念以前悠閒的生活。作為一名攝政王,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輕鬆自在。

忙不完的工作等著自己,軍務剛結束,又要去謀劃稅改,還要上朝。

一想到“上朝”兩個字蘇御就頭大。在蘇御看來上朝不光是要動腦子,還是個體力活。

早朝非常早,天還不亮就要出發,前一天晚上就要注意控制飲食,因為不知道第二天早朝會開到什麼時候去。而大朝最不人性的地方是沒有上廁所的時間。或許這也是曹玉簪懶政而沒人抨擊的原因之一。

除了軍務,皇族內部還有一大堆事,諸如祭祖廟、改姓名、親王封號、攝政王冊封禮等等。

今天蘇御打算放下那些事回家一趟。可是剛回到家太長公主就來了,以前要跟著唐靈兒一起叫姨娘,現在變成姑姑了。公主殿下派頭很足,剛一見面就數落蘇御,質問道:這麼久了,你也不去公主府商議大事,非要讓姑姑找上門來?

而她口中的大事就是給蘇御改名、建府。

“你自己想好了沒有?”公主殿下坐在霄鳳閣大廳正位,面色嚴肅。

蘇御道:“名就不必改了吧,恢復本姓,就叫趙御好了。”

趙媖點點頭:“那親王封號呢?”

“不知兩位長老如何說?”

“還長老什麼呢,賢王康王現在都不見面的,一副老死不相往來的樣子,還指望他們?現在只有我一個人操心這事兒。”

“那就取御字好了。”

“御親王?”趙媖搖搖頭:“我看不妥,趙裕隆曾叫裕王,同音,而他作為亂臣賊子,已從族譜除名。太不吉利,你還是換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