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來,梁朝詩詞一直被南晉詬病,而這一闋詞的出現,彷彿讓人們噴出一口惡氣,暢快至極。無人不說那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必成傳唱千古的經典。

隨後是新秀伎人表演環節,十八位新秀伎人先後登臺,施展各自看家本領,雖都是未出閣的十三四歲小姑娘,卻各個都是才貌雙絕……

就在人們聚精會神看錶演時,突然從北面傳來轟隆隆的馬蹄聲,只見一支全武裝的騎兵衝殺過來,靠近人群,騎兵沒有減速,反觀為首一員大將,手持九鳳朝陽刀,高聲吶喊:“避讓!否則殺無赦!”

騎兵好似一把利刃,剖開人群,護送一輛王車駛來,不久後人們見到一名身穿九蟒王袍的王爺走出王車,登上高臺。與此同時,鐵甲士兵衝上高臺,將藝人驅趕下去。

見那黑袍王爺頭戴紫金王冠,手捧詔書,高聲宣讀:“我,康王是也!是玉泉皇帝第十七子,趙棣!今時今日,藉此寶地,向全國百姓宣佈,大興皇帝趙策已將皇位禪讓於我!我手裡詔書,便是憑證!”

“殺趙棣!”

“殺叛臣!”

突然,遠處又有騎兵衝來,騎兵高舉大旗,上面一個“秦”字,奔跑間高呼“殺趙棣”“殺判臣”。

只見秦王趙御帶領無數人馬衝向高臺,一名魁梧戰將首當其中,揮舞兩支板斧殺上高臺,手起斧落,將趙棣頭顱砍下,場下百姓驚得目瞪口呆。

此變故發生得太快,百姓還沒弄明白怎麼回事。只是看到康聖人趙棣突然宣佈當皇帝,緊接著見到他又被秦王戰將斬殺。

隨後見秦王登上高臺,手提康王頭顱,高聲吶喊:“偽君子趙棣,欺世盜名,實乃國賊!今日,已被我斬殺,眾人同我一起,去抄康王府!王府裡的一磚一瓦,誰搶到算誰的!有我帶隊,一切責任我趙御來擔!”

僅靠幾聲吶喊,肯定是不足以鼓動百姓去抄康王府的,而且今日秦王可不只是要抄康王府那麼簡單。大炮已偷偷運進城,早已藏在右驍衛營房之內。

見百姓猶豫,秦王拎著康王頭顱回到王車上,駕車向道光坊而去。而觀眾群中有幾名大姑娘極其活躍,她們帶領一大群人追隨王車而去,一邊跑還一邊喊,觀天樓有寶貝,不拿白不拿!

誰人不知王府裡有寶貝?

眼瞅著秦王開道,百姓隨便搶,天下還有這種好事兒?

有膽小的,不敢去,可二十萬人當中,最起碼有一萬膽兒大的。見有人帶頭,烏合之眾也參與進來。看到這個場面,可就攔不住了。人越聚越多,眼瞅著幾萬人衝入道光坊,在秦王帶領下,砸開康王府大門,蜂擁而入。

秦王下令,趁亂把大炮搬進來,衝著觀天樓一陣炮轟。

大炮裡打出的不是普通炮彈,而是燃燒彈,眼瞅著九層大樓著火,火光中,百姓還在往大樓裡衝,強取豪奪,彷彿蝗蟲一般。人們所過之處片瓦不留。能帶走的就帶走,帶不走的就往火堆裡扔。

曹人鳳帶領右驍騎闖入王府,而留在府裡的少許親王衛未能抵抗幾個回合便被曹人鳳擊退,王府裡的人紛紛遁逃。

大約三刻鐘過後,火光中的觀海樓彷彿拔地而起的火炬,大樓吱呀作響,眼瞅著要塌,秦王又帶著暴民衝向酒泉侯府。

“這府裡全是判臣,殺一人,賞十萬錢!”

其實在秦王燒觀海樓的同時,已經有士兵衝進侯府。正在貫徹“沉默是金”思想的趙淵等人避之不及,被亂刃砍死。眾幕僚十有八九未能逃出,一時間酒泉侯府裡疊股枕臂,慘不忍睹。

……

見康王被秦王斬首,趙亞夫不去阻擋暴民,而是狂奔進皇城,稟報曹玉簪。

曹太后眉頭皺緊:“怎可能呢,趙棣根本就不在城裡呀。”

曹玉簪思忖片刻,突然倒吸一口冷氣:“不好!康王沒死,也已經死了!猴賊這是要動手了!”

“哎呀!那可怎麼辦啊!”曹小寶急得跺腳。

趙亞夫道:“娘娘,此時臣是與秦王拼,還是採取別的行動?”

犁萬堂不在身邊,曹玉簪有些拿不定主意,關鍵是這件事發生得太突然,打曹玉簪一個措手不及。

曹玉簪想,蘇御辦事從來都有後手,他不可能就只是要搗毀康王府那麼簡單。想必此時八關各師已經開戰了。而更不妙的是,康王被殺的訊息已經傳開,康王一派的軍隊還有士氣嗎?

這時犁萬堂跑了進來:“娘娘,來不及了,只能提前行動,能爭取多少是多少,決不能都讓秦王都搶了去!”

曹玉簪咬了咬牙:“好吧,讓特務舉勢。”

“娘娘不能再留在皇宮裡。”犁萬堂指著趙亞夫:“護送娘娘和皇帝出城,咱們去鹿橋驛曹聖營中避難!”

在秦王鼓動百姓打砸搶燒的時候,趙亞夫帶領五千金吾衛,協同曹勉、馮當的兩千羽林衛,保護太后和大興皇帝離開洛陽,直奔鹿橋驛,去投曹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