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棣闖皇宮侵犯陳梅時,胡榮已不在後宮效力。

當陳梅發現懷孕時,拜託犁萬堂修改臨幸記錄。犁萬堂守口如瓶,所以胡榮不知道那段秘史,否則他早就告訴萬隆帝。

但胡榮卻知道犁萬堂和陳千缶聯手去殺趙棣,據說是陳梅的指使。陳梅為什麼要殺康王,胡榮搞不明白,就問徒弟陳千缶。可平時對胡榮百依百順的陳千缶竟然閉口不言,惹惱胡榮,一掌擊出,重傷陳千缶。

雖然沒把陳千缶打死,卻留下病根,導致陳千缶內功再無進步,而且全力戰鬥時,內傷還會發作,這導致後來陳千缶在執行一次任務時意外隕落。

這也是老黃說的那句“你害死徒弟,還要害徒孫嗎?”的來源。老惡奴有點揭人傷疤的意思。其實陳千缶的死,絕不是胡榮願意見到的。胡榮沒想到陳千缶會完全不做抵抗的去接那一掌。而陳千缶此舉,是在向胡榮表明:“弟子可以為師父去死,但這件事請師父別再問了。”

胡榮瞭解陳千缶的性子,他不肯說,打他也沒用。而那時的犁萬堂已經是大內總管,不再是胡榮身邊的小跟班,所以胡榮也就沒去自討沒趣。

而且胡榮一直認為他們的任務失敗了,並沒有殺掉康王趙棣。因為後來胡榮給萬隆帝傳話,見到過趙棣。就在趙棣剛遇刺不久。

至於剛才胡榮的那句話“這個假康王,還要演到什麼時候?”,這是老貂寺在詐犁萬堂。而犁萬堂以為,陳千缶已經把這件事告訴胡榮,所以他就順著這個話題說了下去。

當犁萬堂繼續說的時候,胡榮知道自己猜對了,這也就是當年陳千缶要用生命保守的秘密——後來的康王是替身。

但這個秘密,胡榮未能窺得全貌。比如那副骷髏骨架裡藏著什麼證據?而唐寧、馮太妃是如何知道證據的?

這些完全沒有頭緒,所以胡榮後來說的那句“陳太后的大手筆,未能被她自己用到,也未能留給她的兒子。真是遺憾啊。”也是在詐犁萬堂。但從犁萬堂的表現來看,像是在撒謊。或許犁萬堂已經察覺到胡榮在詐他。

根據已知資訊,再聯想當初,胡榮有一個懷疑,犁萬堂和陳千缶殺掉的那個“趙棣”本來就是一個替身,而真正的趙棣是在表演替身,騙過了陳梅。

至於犁萬堂和陳千缶,他們知不知道自己殺錯了人,那就不得而知。

還有可能,犁萬堂故意殺錯人,陳千缶不知道。

總之有很多種可能,胡榮無法求索。

胡榮回到秦王府,把自己所見所聞所想都告訴秦王。在訴說這些事時,不可避免的提到愛徒陳千缶的死,老貂寺難過起來,老淚縱橫。

在收穆鑫之前,胡榮只有陳千缶這一個入室徒弟。胡榮對陳千缶愛如親子,可陳千缶卻間接死在他手裡,怎能不叫人難過。

聽說陳千缶有一個兒子,可那兒子被陳千缶送哪去了,胡榮也不知道。胡榮以為,是陳千缶懷恨在心,不肯把徒孫帶來給胡榮撫養,這也是老貂寺的一個心病。

到現在為止,胡榮還是不知道陳千缶對他隱瞞了多少秘密,其中最不可饒恕的,就是天賜帝趙崇的身世。

想來,陳千缶為了照顧同父異母的妹妹,當然是寧死不說的。

值得一提的是,陳千缶和趙牧的母親是同父同母的兄妹(安西王陳牧與趙牧是雙胞胎,趙牧是那個被三石弓刺死的牧親王),而陳梅是陳家續絃正室所生。

趙牧的母親,就是陳梅帶給萬隆帝認識的。要說陳梅也是造孽,為了討好萬隆帝,把妹妹豁出去了。若不是如此,陳梅也不會二度懷孕,才有了蘇御。

都說生兒像孃舅,天賜帝長得像陳千缶,但蘇御像萬隆帝,非常像,但凡見過萬隆帝的人,都不可能懷疑蘇御的身世。另外張雲龍也很像萬隆帝。但張雲龍的性格與萬隆帝不像,他更像他的母親。

而萬隆帝曾經評價張雲龍的母親:很傻。

並不是說張雲龍的母親智商有問題,而是性格的問題。其實張雲龍也是如此,讓他守城,沒有人比他更堅決。讓他衝鋒陷陣,也沒有人比他更能打。但讓他總領全域性,就變成項羽了。而蘇御更像劉邦。

見老貂寺淚流滿面,蘇御好一陣安慰他,與此同時,蘇御心中也是五味雜陳。

“這個康王到底是不是替身呢……”

老貂寺走了,蘇御更糊塗,但卻心生一計,不禁唸叨:“假作真時真亦假……”

……

大興三年,五月初五,丑時,十餘輕騎魚貫進入孟津,直奔軍營,來到第十一師轅門前,一人掏出腰牌,門衛兵檢查無誤放行,這夥人奔向中郎將大帳前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