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此話怎講?”

“知道皇城裡秘密最多的人,不是這幫公主、太妃、親王,而是大內總管。”

蘇御當然問過老貂寺,可胡榮也說不出什麼關鍵來,只說去找一些老友談談。可是談了好幾天,也沒個回信。

……

原庚王府的大門已經被安上新匾額,上書“酒泉侯”三個大字。聽爵名就知道,這是一位朝廷剛剛敕封的侯爵,而此人正是康王義子趙淵。

趙準說,趙淵其人小肚雞腸,喜於算計,總在背後搞小動作。至於他的能力,不敢恭維,但這小子運氣不錯。他是康王派刺殺小組的組長,在任期間,有人幹掉了趙鏘。同時對秦王展開刺殺行動。

雖然對秦王的刺殺失敗,但他積極的態度,得到康王認可。正是因為趙淵聽話。康王指哪他就打哪,所以他被康王指定代替趙準,成為康王派新代表人。將來要登上朝堂,與右攝政趙御抗衡。

都說趙淵能力有限,可他身邊的智囊團不是吃素的。他們可以彌補趙淵的缺點。而趙淵只需要替康王衝鋒、當擋箭牌,關鍵時刻棄車保帥。

趙準的這些話,對蘇御來說不算秘密,可後來趙準或有意或無意的向蘇御透露,趙鸛死了。

具體怎麼死的,趙準說他也不清楚。

蘇御回到家,組織官員對大理寺監獄進行調查,確認趙鸛已死。官員們要求屍檢,大理寺說,犯人屍體已經焚燒,無法屍檢。

“才死了兩天,未等家屬見到屍體,大理寺就把屍體給處理了。大理寺不按照規章辦事,那就別怪我們在這上面大做文章。許洛塵啊,這件事就交給你了。”

翌日清晨,秦王正與一眾幕僚商討機要,期間許洛塵來王殿,聆聽秦王教誨。當然,“聆聽教誨”這話是他自己說的。

被秦王點名,許洛塵驕傲仰首:“區區小文,信手拈來。”

許洛塵其人猥瑣,他筆下的康王趙棣就跟他一樣猥瑣。他把趙鸛的死,描寫成康王趙棣的一次殺人滅口、毀屍滅跡,還幹掉趙鸛全家。先寫趙鸛如何孝敬義父,又如何為義父出生入死,在關鍵時刻帶領軍隊對睿王反戈一擊。結果他立下如此多的功績,到了康王手下後卻被排擠,被陷害,最終慘死,最終連屍體都找不到。

這篇文章一出,引發劇烈反響。就有那心存正義的年輕人,跑到大理寺監獄門前舉旗抗議。要求大理寺官員引咎辭職,咒罵馮釗道貌岸然,貪庸之輩。

曹玉簪見事情鬧大,立刻對外宣佈,大理寺卿馮釗不在洛陽,已去二道溝調查《同學互毆致死案》。此案正被廣泛關注,百姓們依然認為那是有冤情的。大家集體呼籲,朝廷給百姓一個滿意的回答。

馮釗歸來,告訴曹玉簪,沒有冤情,就是同學互毆,導致其中一人死亡。事情簡單清楚。可這時曹玉簪說,不行,百姓要聽冤情,那就必須有冤情,否則你的清官名頭不保。

遂,曹玉簪下令,將二道溝學堂學政革職入獄,二道溝所在縣縣令被貶到偏遠縣當驛丞。

百姓們歡欣鼓舞,舉著標語,敲鑼打鼓,慶祝勝利。人們說,是大家的不懈努力,主持了正義。事實證明,馮釗才是唯一的青天大老爺,馮釗萬歲!

因為這件事,馮釗得了一場大病,在家修養。

“曹玉簪真會攪和,把我剛搞起來的熱點給沖淡了……”蘇御揉了揉額頭:“不行,要讓趙鸛的事重新熱起來。告訴譚沁兒,發動水軍。這次砸進去500萬,我就不信搞不熱。”

秦王殿下名聲不小,可他衝鋒陷陣不如韓堅、典奉;指揮大軍團作戰不如誅邪克、公孫雄;單打獨鬥不如老黃、胡榮;玩女人不如歐陽鏡,寫文章不如許洛塵。但搞輿論,一直以來都是秦王的優勢專案,三板斧砍下去,康王團隊有些跟不上節奏了。

再這樣搞下去,康王的君子之名必然被毀。

這時也不知是誰,給康王獻上一計:沉默是金。

其意思是,既然搞不過,那就別搞,省得丟人現眼。現在康王的名聲依然是好的,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康王的君子形象已深入人心,不是秦王一番鼓動就能毀掉的。康王只需要定期對那些事,做一個匯總反駁即可。當秦王的手段越來越多,人們就會覺得這是故意栽贓,反而不相信秦王。從現在開始,康王派集體靜默,只看秦王一個人耍,倒要看他還能有什麼花招。

面對這種情況,秦王哈哈大笑。

“沉默是金”也是一種說法。既然是“說法”,就是有使用條件的。而像他們這種不講條件的沉默,在蘇御看來就是找捱打。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