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簪日常接見御史,當最後一名御史離開後殿時,殿內安靜得嚇人,只能聽到黑貓的呼嚕聲。

曹小寶去外面傳話,孫不媚去御膳房取水果,此時大殿內空空蕩蕩,黑袍太后心中說不盡的孤獨。

風華正茂的曹美人,眼角低垂,看起來愈發憂鬱,她似乎是在想什麼人。

自打黨爭開始,秦王就再沒來過後殿。他的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如果他還來後殿,曹玉簪反而覺得麻煩。

作為康王派的主要成員,她不可能讓秦王離開後殿。否則她就是對康王的背叛。而背叛康王的後果是什麼,她心裡比誰都清楚。

康王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君子是聖人,可他隨時都在威脅太后。小皇帝才三歲,牽制住太后就相當於控制著皇帝。這就是人們心目中的康聖人。

曹玉簪天天看書報,看雙方罵戰,各路文章層出不窮,作為康王派成員的她反而更喜歡看罵康王的文章。

當然,她不得不違心地命令秘書省去關閉那些跟風的小書報社,但唐賢社是唐氏門閥的官媒,又有著賢王一派官員力挺,所以唐賢社是關不掉的。

那麼曹玉簪就派人去搗亂,可她攪和幾次也沒太大效果,因為唐氏門閥有完整的紙媒產業鏈。從造紙這樣的大廠,到生產筆墨硯臺這樣的作坊,清化坊內應有盡有。

後來曹玉簪派人潛入唐賢社內部,把印刷字模燒掉,可第二天唐家又拿出庫存備用字模,而且還在印刷廠增加警衛。

曹玉簪的小動作很多,就是要讓康王知道,本太后正在為你賣力。

很顯然康王趙棣不領情,他覺得曹玉簪最多使出三分力。

康王命太監進宮罵曹玉簪,這次曹玉簪不與太監對罵了,只是悶頭聽著。

太監代替康王質問道:當初你與趙準鬥爭的那股勁頭哪去了?你的錦衣衛呢?你倒是殺人啊!如果你的錦衣衛不能為康王所用,那錦衣衛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你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看來康王已經被秦王罵得扛不住,幾近發瘋。

而且秦王不只是在紙媒上有動作,他還在練兵。

雙方勢力犬牙交錯,都派斥候盯著對方,只要其中一個師動了,對方馬上跟上。

最近秦王頻繁調動第四師第十一師軍演,人馬突然衝出營盤,轟隆隆的向洛陽跑去。嚇得康王部隊趕緊跟上,可是剛跑十幾裡,秦王的軍隊又回來了,一邊走還一邊嘲笑對方。

如果只是白天軍演也就罷了,有的時候大半夜突然敲鑼打鼓的衝出去,連續折騰幾次,把對方將士氣得咬牙切齒,也累得精疲力盡。

更令趙棣感到不安的是,秦王竟然糾集金吾衛,跑到道光坊搞什麼安全演練。他帶著曹人鳳、李道、吳興、李甫等人在康王府門前舞槍弄刀,耀武揚威。趙亞夫連忙集結兵力,秦王又把隊伍帶走了,繞著洛陽城一陣瞎轉。

兵者詭道也,那玩意虛虛實實,誰知道哪天秦王就突然動真格的?

再讓秦王這樣折騰下去,不知何時就要出大亂子。

如果曹玉簪再不拿出點真本事,康王就要拿太后開刀了。到那時,曹玉簪還不如趙準。趙準最起碼還保留著親王頭銜,而曹玉簪一旦離開皇宮,她又是個什麼呢。如果沒猜錯,康王不會讓她活著離開。

聽到腳步聲,扭頭去看,見是犁萬堂匆匆趕來:“稟太后,康王昨夜已離開洛陽,住進小平津。”

“這王八終於還是把腦袋縮回去了。”曹玉簪冷哼一聲:“我看最近書報上,怎竟是罵他的文章,卻不見他反擊?”

犁萬堂道:“臣聽說,是趙淵給康王出的主意,說沉默是金。”

曹玉簪乾笑兩聲:“這可真是個好辦法。”

顯然曹玉簪是在說反話,若秦王真的能把康王罵臭,這對曹玉簪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將來曹玉簪奪康王的權,也就師出有名。

所以,在這次罵戰當中,曹玉簪表現得非常不積極。對付那些跟風的小書報社,她也是敷衍了事。後來還是趙淵派人去查封,才起到了滅口的效果。

可秦王搞輿論是很有手段的,讓唐賢社模仿小報社,印發不同版本的報紙,再派水軍去各坊市白送。哪怕被不認識字的人拿家去當擦皮股紙,秦王也願意。再說了,這筆錢都是戶部出,也不花他秦王的錢。

最近曹玉簪的御史開始有動作了,上朝就抨擊戶部的賬目問題,而賢王一派的官員也不時吃素的,亢奮回罵,雙方一吵就是一個上午。

現在秦王已經不上朝了,整日待在秦王殿,代替秦王上朝的是賢王孫趙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