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六章 寧可誤判(第2/2頁)
章節報錯
或許是什麼事沒辦好,或許是哪句話得罪了太后,總之不會是好事。唐靈兒甚至在蘇御臉上察覺到一絲退意。這對郡主來說是一件好事。如果每天蘇御見過太后都是樂呵呵的回來,反而會讓郡主擔憂。
郡主模仿蘇御平時的口氣,撩撥道:“這是怎麼了呢?誰給你氣受了麼?你不是很有脾氣的?跟她吼回去也就是了,你又不是沒長嘴的。”
蘇御沒直接回答,而是嘟噥了一句:“我倒是覺得,太后真的需要一個歐陽鏡。”
郡主一雙大眼帶著壞笑:“那你就把歐陽鏡送進去唄,歐陽鏡風趣幽默,倒是個俳優,能逗太后開心。”
唐靈兒只知道歐陽鏡是個太監,她可不知道歐陽鏡懷揣秘藥。蘇御太瞭解歐陽鏡,憑藉那廝的能耐,再加上太后的寂寞。這兩個人碰到一起,一定會搞出大事來。可是太后並不是獨攬大權的人,這要是惹到了三位老親王,那可就麻煩大了。另外歐陽鏡是蘇御的朋友,大家不會說是郡主把歐陽鏡引入宮中,更有可能說是蘇御幫忙辦到的。這就好比呂不韋把嫪毐送給了趙姬。
“還是算了吧。”蘇御嘆了口氣。
“我覺得倒是很有必要,明個我去向太后介紹吧。”
“唉,靈兒,不可!”
“為何?”
“嗯…,回頭與你說。”
當著丫鬟們的面,唐靈兒沒有深究。可是“回頭”之後蘇御也沒說出個子午卯酉,唐靈兒還以為蘇御與歐陽鏡也鬧了彆扭。郡主整日操勞大事,對於這種小事倒也不往心裡去。反而是更加關心她的附爵——自從郡主懷孕之後,對蘇御盯得更嚴格起來,她總擔心蘇御跑出去找女人。
“我警告你蘇勁鋒,不許去找女人。休要染得病來,我可是聽說唐立家孫媳婦得了病。一準是唐獻到處亂搞惹的禍。”
到了晚上,郡主也不讓蘇御走,可她又擔心蘇御不老實動了胎氣。故而在郡主寬大的臥室裡又準備了一張小床,給蘇御休息。
“你都說一百次了。”蘇御躺在自己的小床上,翻了個身。
“那我再說第一百零一次,不許找女人。”郡主躺下,王珣給她蓋被子。
“我的天,你是打算說一萬次麼?”
“我就說!”
……
……
“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這句話的意思是……”
華州城北的小巷裡,一家很不起眼的小茶樓,屋裡半天才會來一個客人。生意慘淡,可掌櫃的卻不著急。他說,不指著賣茶賺錢。之所以在這偏僻之處設定茶館,只是想引一些喜好清淨的文人雅士做朋友。
可華州民風彪悍,至今為止他一個朋友也沒找到,反而是這裡的地痞流氓光顧過幾次。可是那些地痞的下場並不好,雖然當時他們從那窩窩囊囊的茶館掌櫃手裡收到保護費,可後來他們無一例外都被一夥黑衣人教訓,而且還把錢要走了。更可悲的是,被要走的不僅僅是茶館交出去的保護費。
儒士風範的中年男子在給一名花臉少女講解《商君書》,可少女對文史毫無興趣,神情呆滯而且還開始犯困。
袁昆嘆了口氣,把手中書籍丟到案上,把昏昏欲睡的花臉少女驚得醒來。少女歪了一下頭,一臉委屈。
顯而易見,袁嬰不是一個愛文的孩子,她只是熱衷於手裡的九轉蓮花,她覺得這暗器妙趣無窮。可袁昆還是覺得不應該讓義女再去蹚渾水。現在酆親王的兩個孫子已經長大成人,而且頗有大志。袁昆說只想找個地方平穩生活,安度餘生。
此時袁嬰已經知道自己的身份,原來那個醜陋的老男人竟然是自己的親生父親,這也難怪當初他常用那種奇怪的眼神看著自己。現在想來,那種眼神並不奇怪,而且帶著炙熱的溫度。少女甚至因為未能與父親相認而感到遺憾。
少女終於知道自己不是一個被父母拋棄的孩子,並且見到過生父,倒也了卻心結。至於一直隱瞞真相的袁昆,少女也並不恨他,而且還保持著姓袁。袁嬰覺得沒有人比義父更忠誠了,他真是一個可敬的人。
“趙範、趙旻不肯用義父,孩兒覺得他們糊塗,他們不瞭解義父的厲害。”
“不。嬰兒不要這樣說。兩位王孫都是大志之人,他們身邊也有許多能人。為父倍感欣慰。”
袁嬰瞭解袁昆,其實他並不甘心。少女抿了抿嘴唇,決定親自去找那兩個年紀比自己大的侄子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