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二章 第一特務(第1/2頁)
章節報錯
面對山西匪患,也不知太后是怎麼與五大將談的,談來談去,計劃一變再變。
最終決定派第一師去剿匪,但第一師不會全體出動,只派第三團一千騎兵,外加景行坊軍校一千新兵,和太原府一千二百道府兵。三夥人一起去剿匪。玄甲第一師第三團都尉長彭廷玉被任命為剿匪首官,持虎符調動三股部隊。
而蘇御手下這群新兵蛋子沒有很具體的作戰任務,他們更好像一支後勤部隊。
都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其實指的是在出發之前,先有參將計算這次作戰任務的物資消耗,然後準備相應的物資去城外驛站集合等候。而真正行軍的時候,還是作戰部隊走在前面,而糧草輜重部隊在後面跟進。作戰部隊時刻都要盯著後隊,萬一輜重遭襲,作戰部隊會迅速撥轉馬頭,殺將過來。而輜重部隊只需要抗住最開始的兩刻鐘。
如果過了兩刻鐘作戰部隊還沒回來,那丟失輜重的責任就不在督糧官身上。可如果這兩刻鐘都沒頂住,那督糧官就有可能被軍法處置。部隊規模不同,設定的抵抗時間也不同。彭廷玉給出的抵抗時間是兩刻鐘,他還說,沒指望你們這幫新兵蛋子能抵抗太久,只要敵人來的時候你們不跑我就謝天謝地了。
蘇校長來到軍校,把彭廷玉的話添油加醋地轉達給軍校教官和學員們。大家聽後十分憤慨。蘇校長藉機激發鬥志,說,我們這裡每個人都是十選一的精兵,即便是輜重部隊,也要體現出精兵的價值來。若有狂徒膽敢闖向輜重,咱們就用刀把他們送去西天!不能讓第三團的人把我們看扁了!云云。
這時韓堅冒了出來,說,給他三百騎兵,他要跟隨主戰部隊一起衝鋒。蘇御覺得這小子有些興奮過頭了。不過蘇御沒打消他的積極性,只說先去找太后,試試能否要來戰馬,若能要來再說。
蘇御去後殿,與太后要三百匹馬。太后說,馬是沒有了,有一百騾子你要不要?
有總比沒有強,蘇御從玄甲總倉帶一百匹老掉牙的騾子回來。有會看獸齡的,說這批馬騾最年輕的都三十歲了。這時韓堅洩氣了,恨不得回家取錢買馬。可很快他這個念頭就被眼前的第一師精甲騎兵打消了。
張雲龍的第一師裝備實在是太好,而第三團正是精銳團之一。團首官不是普通的都尉長,而是第一旅參將兼任。由於持虎符,同為四品的情況下彭廷玉權力最大。而這次行動曹太后沒安排監軍,因為太后覺得有的時候監軍礙事。而這次所選隊伍,絕不存在叛變的可能。
面對韓堅的垂頭喪氣,蘇御說:沒辦法,現在太后也窮。能要來一百騾子,太后也算是勒緊褲腰帶了。聞言,眾將哈哈大笑,唯獨洪盾臉色不爽。老太監認為,蘇校長這話有辱太后威嚴。
令人感到慶幸的是,這次出征不用帶上洪盾。因為太后要求蘇御藉此機會觀察特務,不需要洪盾幫忙。另外蘇御離開之後,京統交到洪盾手裡太后感到放心。
這場剿匪,在朝上沒引起什麼轟動。大家並不覺得對付幾百土匪值得大驚小怪。可當唐靈兒聽說蘇御要去剿匪的時候,卻緊張起來。
長眉闊目的郡主一瞪眼:“不許去!”
……
春分時節,郡馬爺在後面小院支起篝火,烤上兩隻羊。
自成婚以來,郡馬爺變得越發豪爽,他經常找個理由就烤上兩隻羊。比如今日是春分,他又找到理由了。
到了晚上,值夜班的三名劍客、十五名青衣武打,還有郡主府的兩位老奴、內侍省的兩個小太監,還有王珣、林婉、小嬛、甄巧巧等十一個丫鬟,就過上了別的府裡下人不敢奢望的生活。
郡馬爺似乎熱衷於烤肉,他還會調作料。有乾料,有溼料,用大盤子擺在一張小桌上,任由大家用小碟自助取來。
站崗放哨的人不能離開崗位,會有丫鬟給他們送過去。總之每個人都能吃到。
蘇御給郡主講《左傳·宣公二年》裡的故事,“將戰,華元殺羊食士,其御羊斟不與……”
就因為不給車伕分肉吃,結果華元將軍後來被車伕坑慘了。
每次蘇御這樣說,郡主都說她知道,她還說她知道的典故比蘇御多一馬車,兩馬車,三馬車。
每次烤肉,蘇御都會安排小嬛或童玉去給東大倉送去兩份。馮瑜愛吃羊肝,可蘇御每次都說是唐小肥愛吃。還說那丫頭現在沒有工資,沒有獎金,而她又那麼饞嘴,怪可憐的。
可郡主不是好糊弄的,而每每想起蘇御與馮瑜試婚的事,她心裡都會覺得堵得慌。今日正要找個機會發作一下,又聽到蘇御說要帶兵去剿匪。郡主心中一股邪火全都發在了這件事上。
“我說不許去就是不許去!太后的命令也不行!他們玄甲軍沒人了,要你去打仗?她讓你去你就去,你真把自己當成太后的忠臣孝子了?”
“靈兒,你別激動。我是去觀察,不是去打仗的。”
“少來唬我!帶兵打仗豈能兒戲?你作為新兵團首官,帶著一千人去,責任大著呢。你當這是你們墨家行動了?打不贏就跑?你跑了,當場軍法處置,家裡想幫都幫不上。”
看郡主著急的樣子,蘇御笑了笑:“我可以保證不被軍法處置,這是太后給我的特權。太后知道我不懂軍旅,所以這次執行首官不是我。我只是個虛職。林叢虎你聽說過嗎?那也是張雲龍手下猛將,身經百戰的人物。他負責現場指揮,我只負責觀察。關於這件事,太后已經與林叢虎和彭廷玉打好招呼了。”
“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