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章 民御公車(第2/2頁)
章節報錯
趙裙咬了咬嘴唇,滿臉羞紅,把一張紙條塞進蘇御手中,見馬車來了,她跑向馬車,火急火燎地坐進車裡,僱主勇氣掀開窗簾,道:“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隨後郡主的馬車消失在街角。
蘇御一陣苦笑,不知小郡主在搞什麼鬼,神秘兮兮的。
開啟紙條一看,竟然是一列清單,上面寫著她和她母親的生日。而清單是她想要的禮物,希望在她過生日的時候蘇御能買給她。粗略計算一下這些禮物加在一起也不過七八萬錢。蘇御點了點頭,覺得這丫頭還是有點良心的。
七八萬的禮物對於普通人來說很高,可是對於一名郡主來說,真的不算什麼。一些有錢的公主郡主,身上一件首飾,平平常常都是百萬起價。譬如唐靈兒,她渾身上下最不值錢的首飾,就是她粉頸上掛的金笑佛了。其它簪環首飾,哪怕是腳鏈,也比這金笑佛值錢。因為那是出自名家巧匠之手,首飾上都刻著字的。
蘇御感嘆,也不知當初老爹老孃是怎麼想的,竟送出如此寒磣的定親禮物,難怪人家三歲的唐靈兒不高興交換。當時唐靈兒小臉就緊繃著,手裡攥著玉觀音不肯交出,還是她母親長夏公主從她手裡奪過來遞給蘇御的。
事後唐靈兒追到水榭,找到蘇御要求換回來。蘇御不同意。於是唐靈兒把金笑佛丟到地上,還踩了一腳。因此引發兩個孩子大打出手,還把蘇御推到水裡去了。記得當時有兩個小丫鬟幫著唐靈兒一起推。現在想來,一個是王珣,另外一個八成是林婉。
那王珣還好意思說是她把蘇御撈上來的,廢話,她不撈一個試試?
——
本打算與趙準二次談判,現在看來沒那個必要。
趙準派來一名管事,來郡主府尋找蘇御,說他以後負責竹林事務。這人名叫張鼎,三十多歲,說話辦事不卑不亢,蘇御覺得趙準派來一個合適的人選。
隨後一段時間裡,蘇御就忙於建造工廠。時常在永固城和壽安城之間跑,頗顯勞碌。
永固城那邊,有張鼎和唐寬二兒子唐曉全天候盯著。而守安城這邊,曹家也派來精明人給蘇御跑事。憑藉唐家和曹家的影響力,辦起事來簡直是順風順水,倒是給蘇御減輕不少壓力。否則全靠蘇御一個人,跑斷腿也忙不過來。
不知不覺,一個月就快過去了。這一個月可把蘇御忙得夠嗆,除了兩個造紙廠需要他,以後每個月十五還要配合曹皇后去大街上游行似的轉圈圈。吸納民意,為老百姓洗刷冤情。
為了區別於北魏胡太后(胡太后名聲不好),曹玉簪還刻意給這公車改了一個名字,叫做“民御公車”。意思是當公車上街的時候,每個老百姓都是一名御史。暢所欲言,哪怕說錯話,皇帝也不會追究。一方面體現皇帝英明仁慈,一方面體現皇后娘娘母儀天下。
第一次出行之前,蘇御上書建議加大宣傳力度,否則老百姓害怕,便不敢來遞交狀書。曹玉簪接納蘇御意見,並佈告全城。可是第一次出行的時候,老百姓們多是觀望的態度,繞著洛陽城逛了大半圈,也沒人敢攔截公車。
仔細想來也是可以理解,皇后娘娘的車駕,一千金甲騎衛刀槍閃閃,幾十名大內高手持劍隨行,這般前呼後擁的盛大場面,布衣庶民誰敢攔駕?
蘇御穿著六品御史官服,跑到隊伍最前頭高聲呼喊交代政策,簡直是聲嘶力竭。或許是因為蘇御說得誠懇,打動百姓。但終於有那不怕死的,身負血海冤情,一副豁出命的架勢,跑到路上攔截公車。蘇御連忙將那人保護起來。
當有第一個人冒出來,並受到妥善對待的時候,事態開始發生變化。只見一大群人,高舉伸冤文書來投公車,人越來越多,一度將沿河大道堵得水洩不通。玄甲中郎將趙亞夫大驚,再調一千騎衛維持秩序。
半個月過去,當曹玉簪真的開始為民伸冤的時候,訊息迅速傳開。全國各地的伸冤者都開始向洛陽奔來。
曹玉簪一邊督促刑部辦案,一邊提拔年輕人,並且對那些賦閒待任的進士舉子們說,你們翻一個冤案,本宮就會給你們記上一筆。翻案越多,將來任命的官職越高。
於是乎,在全國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翻案運動。
可這時蘇御再次上書,請求皇后立刻停止這種做法。
曹玉簪大惑不解,要求蘇御進殿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