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都統蘇和泰不由得大吃一驚。

整個人愣在了當場,眼神更是撲朔迷離,他怎麼也不相信,南方的前朝遺餘孽然會跑到北方開疆拓土。

拉這麼長的邊境線,難道不是作死行為嗎?

如果這些前朝餘孽將北京城拿下,繼續往北打他也無話可說。可現在人家只不過是佔領著江南的一部分地方,卻已經繞到了北方開闢領地。

這樣的戰略他顯然是想不出。

“這些賊人難道是嫌命長?好好的南方不待,跑到北方來作甚?”蘇和泰咬牙切齒的說道。

他原本還想在北方過一過平靜的生活。

如果此地開起戰事,很顯然他的麻煩也就多了,畢竟三姓副都統轄區都是由他管轄。

如果是出現點意外,他難辭其咎。

不過蘇和泰更加在意是如何將他們趕出去,隨口問道:“他們來了多少人?”

吉勒登額喘了一口氣,接後才詳細地說道:“來了四五艘大船,估計有三四百人,他們一口氣拿下了非禿哈以及周圍的幾處部落,

恐怕對岸的苦夷島早已經被他們佔領了,與俄國人打仗的,正是這些南方來的賊人。”

吉勒登額意思說得很明白。

這群南方來的光復軍不好惹,他們不僅打贏了窺視此地的沙俄,奪得苦夷島控制權。

更是將勢力範圍延伸到大陸這邊,足以說明對方的實力非常強大。

蘇和泰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他知道這其中的利害,以自己的實力恐怕是對付不了這群南方來的賊人,自己部隊主力都聚集在吉林將軍以南的地方。

而三姓副都統轄區看起來面積最大,幅員遼闊,但實際上兵力是最少的。

畢竟這裡屬於邊疆,百姓也被稱之為邊民,大清王朝中央都不想管這樣一個苦寒地帶。

又不帶來龐大的稅收,又不帶來龐大的兵力,還經常向朝廷索要資金維護當地管轄。

若不是為了撐面子,清廷早就打算放棄這些地方。

蘇和泰在自己的衙門內,不斷思考著對策,最後大概將兵力佈置在瓦倫的地方。

吉勒登額瞧著他派兵的地方,不免滿是疑惑道:“大人只派兵在這,難道其他地方都不理了嗎?”

瓦倫只是位於黑龍江下游中部,這就意味著三姓副都統轄區,將近有三分之一的地區沒有兵力把守。

這簡直就是放棄瓦倫以上的地方。

蘇和泰嘆息一聲,解釋道:“我們沒有這麼多兵力,無論是財力兵力,都不足以讓我們打這一場戰,

現在如此做法,只是先抵擋賊人的進攻,剩下的上奏摺,讓皇上來定奪。”

蘇和泰不會打這樣一場仗。

大清王朝幾乎將重心南下,他們眼中就只有江南的富庶地帶,而北方的苦寒之間收益不大,屁事又多。

雖然設定一個吉林將軍。

實際上兵力並沒有多少。

也就是八旗兵在此地的數量比綠營兵多一些,但也比綠營兵更廢。

隨後蘇和泰書信給吉林將軍,還有一份是直接上奏朝廷。

此時的永琰早已經登基為王,年號“嘉慶”,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如今東北的局勢日益複雜,交由皇帝處理這還差不多。

於是三姓副都統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