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先破後立——清軍帶來的機遇(第1/2頁)
章節報錯
鄭軒一邊聽著弁長壽的彙報,一邊視察著難民營地。
此地的狀況不容樂觀。
臨時搭建的難民營衛生條件極其簡陋,缺乏大量的石灰用於消毒。
並且大部分都是傷員,空氣中總是瀰漫著一股**的氣息。
若不是營地擁有大量的軍醫,說不定瘟疫會爆發出來,鄭軒望著這一切說道,“我會讓軍部調配更多的草藥過來,糧食方面也會想辦法處理。”
鄭軒只能先是安撫一下。
畢竟藥品在戰時可是緊缺物資。
他手中的藥品也不多,只能大肆透過走私商,福建臺灣境內大量收購藥材。
不過想到此時正與阿桂對抗,能騰出救濟百姓的藥物就顯得極為稀少。
鄭軒扭過頭,吩咐一旁的陳南,“你去讓各地的報社刊登一下,希望民間團體自發組織藥物救治百姓。”
“可行嗎?”陳南多少有些疑問。
畢竟最不靠譜的便是民間團體,他們會帶著各種各樣的目的,來做這種“偽慈善家”。
鄭軒倒是不怎麼在意,“民間的力量是無窮的,如今咱們什麼都缺,只能向民間藉助,日後再來報答他們的恩惠。”
這理由說得並不讓人信服,卻是無法反駁。
陳南只能執行了。
他按照鄭軒的要求,讓各地報社刊登雷州半島難民營的慘狀:
‘比如藥物的緊缺,受苦受難的村民傷亡急劇攀升,每日死亡數量多達上百人。’
‘清軍的絕戶計政策,放火燒山,大量的農田房屋都被焚燬,百姓們流離失所,並被火焰灼傷,急需得到救治。’
等視察完難民營地之後。
鄭軒開始關心起前方的狀況,“這清兵的絕戶計到哪種程度了?”
席明達道:“凡事村莊屋舍糧倉全都燒燬,凡是出產糧食的田野都燒燬,凡是種有果樹的森林也都燒燬,
這些百姓還算幸運,或許咱們救百姓的名聲,清兵並沒有要了他們的命,只是將他們當成負累推給咱們,
其他反抗的百姓,早已經被人屠戮一空,即便是當地築有土寨堡的地主,也全都死於清軍的刀下,
幾乎一粒糧食,一件衣物也都不留給咱們,
前方張旅長可是被這場大火嚴重阻礙了行軍,部隊發生過多次的走火事件,幸虧及時處理。”
鄭軒沒想到清軍可真是膽大妄為。
為了阻礙光復軍的行動,卻是用如此狠毒的政策,可真是重新整理了人們的三觀。
弁長壽也在一旁附和道,“清軍可是趁此機會,大量收刮民脂民膏,打家劫舍,無所不用其極,可真是匪!”
鄭軒將兩封信放到他們眼前,“這些清軍賣命的可不是大清。”
“那他們是為誰賣命?“
頓時眾人疑惑,就是隻有陳南還算淡定。
鄭軒開啟信封道,“他們賣命的物件是廣州十三行那幫粵商。”
“這……?”
兩人更是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