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農曆)。

天下一片祥和。

到了丑時中,也就是凌晨2點。

皇宮外的百姓依舊鬧騰,鞭炮,花燈,煙花,還有壓歲錢。

而此時的乾隆皇帝,剛剛呡了一下,而後起來,穿上禮服裝的龍袍,戴上暖帽,還打了一個大打哈欠,熬夜,這具老身體可會吃不消。

沒辦法,皇帝的禮儀就是多。

之後就是來到養心殿的東暖閣,一進門就看到紫檀長案上,放著那尊金光閃亮的“金甌永固”杯。

酒杯裡盛放的屠蘇酒,又名“歲酒”,使用大黃,白朮,桂枝,防風,烏頭等中藥炮製而成的藥酒,可讓人免於瘟疫。

乾隆美美喝了一杯,頓時感覺身體暖了許多,看了一眼自己皇考雍正所寫的“明窗”牌匾。

不假思索地拿起了萬年青(燻過香的毛筆)醮朱墨,然後在灑金紅紙上洋洋灑灑地寫下“乾隆五十二年元旦良辰,宜入新年,萬事如意”幾個大字。

並在左右兩邊寫下了“三陽啟泰,永珍更新”和“和氣致祥,豐年為瑞”,這可是每年最重要的新年願望,只是每年都寫一樣的字,都快膩了,不過這“明窗開筆”是過年的慣例。

乾隆作為一朝天子,萬民之表率,明窗開筆只是元旦所有禮儀活動的開始,也是他這一天的繁忙剛剛開始。

他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

要到各處殿堂前拈香行禮,舉行一場盛大的祭祀活動,在鞭炮聲中邀請各處神佛光臨宮裡過年。

當然也少不了奉先殿裡的列祖列宗,要不然去到地下會被先祖狠狠地抽鞭子。簡單祭拜的各路宮殿,多達三十多處,每一處相距甚遠,甚至還去北海闡福寺要上個頭香,來來回回,整個人也精疲力盡,滿臉倦意。

祭祀一直忙碌到寅時(5點)結束。

隨後回到他曾經居住過的重華宮,用那支刻著“賜福蒼生”的黑漆幹毛筆,醮著硃砂書寫“福”字。

除了第一張“福”要鄭重封存起來,永不啟用之外,其他都作為新年賀禮,一併賞賜給王公大臣。

此時,肚子便餓了起來。

他摸了一下肚子。

老太監非常靈性地捧出來御膳房剛剛蒸制完成的八珍糕,溫熱香甜,這可是乾隆長壽食譜之一。

人參二錢,茯苓、山藥、扁豆、薏米、芡米、建蓮各二兩,粳米麵四兩、糯米四兩。

磨成粉末狀後加白糖八兩,調和均勻整成形狀,蒸成糕點。這種糕點,不但色澤白雲,清香甘甜,鬆軟可口,還具有補中益氣,固腎養脾養精之功效,可是男子必備良食。

乾隆稍微墊了一下肚子,感覺好上許多,人也有了一絲力氣。

等到卯辰之際,也就是早上7點。

他來到了太和殿,在一片喜慶祥和聲中登上寶座。

底下所有官員,禮儀官大喊一聲“排班”,便自行東西各站成兩行,每行都按照正一品到從九品的順序排列,乾隆也命人代表皇帝發表新年賀詞,之後官員便是在奏樂聲之中,三跪九叩,給他行拜年之禮。

禮儀完畢,他便請王公親信進來殿內喝熱茶,吃點心,其他官員只能在殿外就地坐下喝茶,吹著冷風,看著茶慢慢結冰。

喝完茶,乾隆便起駕回宮,但還不能休息。

剛一坐穩,穿著禮服的後宮佳麗在皇貴妃的帶領下,進來殿內給他行禮,隨後便是皇子格格們,首領太監,御前侍衛,都進來拿紅包,紅包裡面大概是金銀如意之類。

等結束這一切,乾隆已經餓成了樹枝,含著眼淚終於等到了家宴,這家宴可不同往日,是乾清宮舉辦最為盛大的家宴,不過,比不上前年千叟宴,畢竟皇族人數有限。

這時候最受歡迎的莫過於火鍋,這火鍋可是先帝們發揚光大,都快成為大清皇室宴食標誌,旁邊放著壯陽滋補的羊肉,雞肉,鹿尾,鴨肉。

其中乾隆最喜歡的就是鴨。

鴨肉味甘,鹹,性微涼,是進補的上乘食品。它的肉質堅而不硬,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和煙酸等,有滋補,養胃,養腎,止咳化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