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乾隆“和貴妃”——和珅上線(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個揚州知府恆豫,唉,這點小事都辦不好,要朕說他什麼好。”
一個飽經風霜的老頭,身穿黃色龍袍。不過現在已經退朝了,他無需穿得隆重,摘下朝冠,在空曠養心殿也就隨意一些。
此時,看著手上的摺子,醮了硃紅的筆並未落下。
“皇上,何事困擾?”
一個俊秀的中年頭戴紅寶石紅頂花翎,身穿仙鶴補子圖案補服,神采奕奕,跪在地上並躬著身子。
“哦,你來了,起來吧。何時進來,為何我不知道。”乾隆皇帝低沉的嗓音說道,最終還是沒下筆,表情逐漸從凝重變得輕鬆。
“謝皇上,”和珅起來之後,非常自然且習慣的微笑道:“是奴才的聲音太小,皇上正專心致志,所以沒有聽。”
乾隆看著中年正值青壯,恭恭敬敬的和珅,心情頓時好了不少,便開始抱怨起來。
“這個揚州知府恆豫不太會辦事,揚州城芸芸眾生,竟然被一大幫子賊人進來,竊了這個賈府兩百萬兩,鬧出這麼大事,也不知道他是幹什麼吃的…
這朗朗乾坤盛世,這麼一座大城,就讓賊人劫了錢,兩百萬兩就這麼運出城,這可不是空氣,能裝上百輛馬車!”
其實乾隆連揚州知府恆豫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
不過,不妨他在罵人。
畢竟這是他的權利,而且這些官確實做得不盡如人意,他可不明白,為何大清能用的官這麼少,或許是天妒大清吧。
“揚州本是富庶之地,招賊惦記在所難免,但他身為一府之長,確實失職了。”和珅微微伏著身子,實話實說。
“嗯,這官確實當到頭了,竟然想動用綠營,不過,他給了四萬兩謝罪,不好拿捏。”
最後,乾隆還是搖著頭,在摺子上寫道:“準了,下不為例。”
畢竟這四萬可是實打實的進入內府庫,也就自己的小金庫,所以還是要給一番薄面。
其實他打心底裡還是喜歡議罪銀。
不然他現在還過著吃土的日子。
在皇宮這種高消費地方,一枚雞蛋也都要十兩銀子,(高報價是內務府慣例,用於撈油)而他的小金庫經常沒錢,所以他這個當皇帝不得不提倡勤儉節約,能省則省。
可和珅發明的議罪銀製度,讓他的小金庫年收入三四百萬不是問題。
哪天乾隆沒錢,逮到一名官員就說道:“你有罪!”
官員:“???”
乾隆:“你的摺子出現一個錯字。”
官員:“奴才有罪,罪該萬死,願奉上兩萬兩,求陛下寬恕。”
乾隆拿了錢之後道:“我寬恕你的罪。”
若是遇到離譜的,比如造成大量的饑荒,災民,或是偷稅漏稅,私受賄賂,製造冤假錯案等等的。
乾隆:“罪大惡極!”
官員委屈道:“我出兩萬兩!”
乾隆:“你個混賬玩意,腐敗導致底層百姓餓死,罪該萬死。”
官員:“我出八萬兩。”
乾隆:“那些都是刁民,死有餘辜,官員來往需要多些工作上的交流,甚好,甚好。”
你還想皇帝怎麼做?
錢不是萬能,可沒錢萬萬不能。
單單依靠這項收入,北京就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了香山靜怡園,萬壽山清漪園,玉泉山靜明園,京東的盤山靜寄山莊等等新的園林寶塔建築。
甚至還將圓明園擴大了一番,多了幾個西洋園,以及長春園,這在後世可是“豐功偉績”。至少黃金假期,多了幾個旅遊勝地,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