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之後,鄭良策看著緋玉面前几案上擺放的一百兩金鋌,真的開始懷疑人生了。

黃金兌換銅錢一比六,百兩黃金正好六百貫銅錢。

這天上當真能掉餡餅?

緋玉美滋滋的清點了一遍黃金,又將其推到了阿跌拿的面前:“郎君,不知奴可否再入一股?”

阿跌拿笑著點頭,又將那些黃金收了回去,同時提筆給緋玉寫下一張契約,言明收到花魁閣緋玉黃金百兩,三月後憑此契約可取回黃金二百兩。

緋玉小心翼翼收好契約,起身將胡商阿跌拿送出門外。

鄭良策一直冷眼旁觀,心裡卻是翻江倒海起來。

如此暴利的買賣,可比他偷偷從衛尉寺中貪墨來得快多了,更重要的是,如此來錢,根本不虞被人發現後惹出麻煩。

不過他並未著急,打算先觀望調查一番再說。

從花魁閣離去後,鄭良策立即命身邊的奴僕,去西市打聽關於胡商阿跌拿的訊息。

時間不長,鄭良策就得到了家中奴僕回覆,說阿跌拿在西市的確很有名,是人人皆知的大胡商,富可敵國。

鄭良策還不放心,又找到了市署令打聽阿跌拿的事情。

大唐在兩京設有諸市署,掌財貿交易, 度器揚, 辨其真偽輕重。

其作用相當於後世的工商局加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職能。

市署令為從六品上官職。

而鄭良策從市署令的口中,也得到了差不多的答覆。總之, 那位胡商阿跌拿的確是西市中首屈一指的大商人,麾下有諸多商隊往來西域與大唐之間,獲利頗豐。

有了市署令為阿跌拿背書,鄭良策終於相信了天上果然會掉下餡餅。

他立即回花魁閣找到了緋玉, 讓緋玉去將阿跌拿請來, 有事想與他商議。

阿跌拿如約而至後,鄭良策便直接開門見山,拿出了二百兩金鋌,毫不客氣的提出自己也要入一份股。

他自忖憑他滎陽鄭氏的身份, 這個胡商不敢拒絕。

如他所料, 阿跌拿也的確沒有拒絕鄭良策的要求,很是痛快的收下了他的黃金,提出與緋玉一樣的條件, 說三個月後,連本帶利歸還四百兩黃金。

但鄭良策卻搖了搖頭,提出了自己的條件。

他頤指氣使要求阿跌拿每十日給他付一次利錢,每次四十兩,合二百四十貫銅錢,十次之後,雙方兩清。

看起來似乎總額並沒有變化,但鄭良策這種要求, 卻是相當的不合理。

阿跌拿面露難色:“郎君, 這可不合規矩啊。某的商隊三月才能往返,每十日付一次利錢, 某的壓力太大了。”

鄭良策嗤笑一聲, 很是霸道的說道:“長安城內都知道你阿跌拿家大業大,豈能在乎這點銅錢?好了, 就這麼定了, 某若非看在緋玉的面子上, 也不會把錢借與你!”

阿跌拿聽他這話, 當下心中腹誹不已。

如此不要臉的話,真虧鄭良策說得出口。

猶豫再三, 阿跌拿終於點頭答應了下來,提筆重新給鄭良策寫了借錢的契約, 按下了手印。

待阿跌拿離去後,緋玉才不解問道:“郎君,為何你要阿跌拿每十日給你一次錢?這與三個月後給你,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