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 替父揚名(第2/2頁)
章節報錯
端木天自然不知廣陽縣主與婉孃的少女悄悄話,他此刻只覺如坐針氈,渾身難受。
被士子儒生“追星”的滋味,並不是那麼好受。
端木天心中哀嚎,他為了這個家,付出太多了,承受了他這個年齡不該承受的。
這些事情,不應該是他家老爺子來承擔嗎?
想到他家老爺子,端木天靈光一閃,想出了一個禍水東引的辦法。
“諸位,請聽我一言!”端木天朗聲說道,四周簇擁著他計程車子們倒是立即安靜了下來。
端木天輕咳一聲:“諸位,其實某尚年幼,才疏學淺。有些許微末文采,不過是家父教導有方。其實我家大人才是學問淵博,文采斐然。”
“雖然某如此說,有自誇之嫌,但諸位若是不信,可聽我念幾首家父作的詩,便知究竟。”
這貨也是個“坑爹”的主。
既然擺脫不了一眾士子的糾纏,就乾脆找人頂鍋,甩鍋到他家老爺子頭上去。
替父揚名,這是他應該做的,老爺子不用謝!
至於他家老爺子日後是否會坐蠟,他可就管不著了!總之不能他一人受罪不是。
端木天此言一出,眾人頓時來了興趣。
“端木兄,快請吟幾首端木公的大作,讓我等欣賞一二。”
“端木公想必也是經世之儒,他的詩作,必然不凡!”
“端木兄的一首《紫騮馬》,已讓我等敬佩不已,端木公的大作,想必更是天人之作!”
就連李綱與孔穎達等人,也來了興趣,靜待端木天吟誦出其父“大作”。
端木天略一琢磨,開口說道:“那某便先吟一篇家父作的詞。”
他這話說出,卻讓眾人不免大感失望。
詞源於南朝,但在隋唐時,地位不高。
唐朝對詞的另一個稱呼,便是詩餘。
詞多是畫樓妓館裡的妓家唱的淫詞小曲兒,登不得大雅之堂,故而被稱為“詩餘”。
端木天卻不理會眾人失望之情,繼續說道:“此詞名為《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家父去歲中秋醉酒後所作。雖是詩餘,但某卻覺得此詞不亞於家父的詩作,故而吟出,請諸公品鑑。”
眾人暗自撇嘴,倒也沒多說什麼。
端木天清清嗓子,開口吟誦:“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蘇軾的一首千古名唱,就這般改了主人,被端木天無恥的歸到了他爹端木丘的名下。
水調歌頭一出,誰與爭鋒?
即便在場計程車子儒生都瞧不起詞,但也被這飄逸出塵,不似人間的詞曲,給震得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
廣陽縣主與婉娘二女,更是如同被過電了一般,渾身酥麻,難以自己。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端木天吟出最後一句,四下皆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