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家與他們杜氏,向來親如一家,端木家的事情,哪裡有這兄弟不清楚的?

可端木天丟擲來的這兩本書,又是什麼鬼?

總不能說這是端木家不傳之秘,家族之學,連他們兄弟都須隱瞞,那現在端木天又怎麼可能當眾背誦,將之公之於眾?

杜構與弟弟杜荷對視一眼,徹底凌亂了。

端木天丟出《弟子規》後,倒是讓眾人也愈發確信他家乃是子貢後人。

“沒想到,杜曲端木氏居然也是子貢後人,老夫一直以為,唯有黎州端木氏才是子貢一脈唯一後人。”

“這倒也不足為奇,千百年來,世家大族開枝散葉,遷居各處,也是常有之事。”

“只是這數百年來,從未聽聞過杜曲端木氏有人出仕為官,也難怪名聲不顯。”

李綱對此也有些困惑:“小郎,老夫看你家學淵源,想必也是世代耕讀傳家,但為何從未見你家中有人出仕?”

老頭這話,算是問出了端木天之前話裡的一個漏洞。

若他家真是士族出身,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在數百年時間裡,都沒有人入朝為官。

好在端木天對此早有準備,倒也不慌,很是鎮定自若的答道:“回李公,此乃先祖家訓。”

“哦?還有這事?”李綱有些不解。

黎州端木氏,數百年來也有不少族人出仕為官。如今朝堂之中,便有端木氏的族人在朝為官。

李綱從未聽說過端木氏有什麼家訓,禁止族人出仕。

“是,先祖傳下《端木家訓》,叮囑我等子孫後代,‘讀書志在聖賢,非徒仕途;守分安命,順時聽天;為人若此,庶乎近焉’,故而數百年來,家中長輩們皆尊家訓,詩書傳家,卻不曾出仕。”

端木丘繼續開啟剽竊大法。

他念出的這段,出自鼎鼎有名的《朱子家訓》,他所謂的《端木家訓》,便是準備直接將其剽竊過來。

朱子家訓因其文字通俗易懂,內容簡明賅備,朗朗上口,在有清一代,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經典家訓。

其中一些警句,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之類,即便在後世也是耳熟能詳。

端木天的話,讓李綱等人也來了興趣,不由出言詢問道:“小郎,貴世祖家訓,不知能否念給我等聽聽?”

“自然可以。”端木天立即點頭,裝模作樣朝東方深揖一禮,然後起身,開始背誦“端木家訓”。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朱子家訓》不長,全文五百來字,片刻功夫,端木天便背誦了一遍,卻聽得李綱等人心曠神怡。

李綱與孔穎達、褚遂良,以及幾位國子學、弘文館的大儒們對視一眼,竟然不約而同朝端木天拜了下去,行了個揖禮:“吾等受教!”

這把端木天嚇了一跳,連忙跳到一旁,不敢受眾人此等大禮。

“諸公,這是作甚?莫要折煞小子。”

李綱起身,正色說道:“小郎莫要多想,此禮我等敬的是貴世祖文序先生。文序先生的《端木家訓》,讓我等亦是受益匪淺,深有感觸,故而才行以師禮,以示敬重。”

端木天不禁有些赫然。

麻蛋,是不是有些用力過猛,把這群老頭們給忽悠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