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胥氏,生伏羲與女媧,“履巨人之跡,意有所動,虹且繞立,因而始娠,生帝於成紀,以木德王,為風姓。”

而華胥氏,來自華胥國,相關的記載也有很多,而最出名的應該是《列子·黃帝》

(黃帝)晝寢,而夢遊於華胥之國。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之斯(離)齊國幾千萬裡。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遊而已。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慾,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夭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所愛惜。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無利害。都無所愛惜,都無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熱,斫撻無傷痛,指摘無痛癢。乘空入履實,寢虛若處林。雲霧不礙其視,雷霆不亂其聽,美惡不滑其心,山谷不躓其步,神行而已。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華胥國描述的是古人的理想國。但我是編故事的,我就看其中描述的華胥國之民所擁有的神通。

不樂生,不惡死,無夭殤——長生不死

不親己,不疏物,無愛惜——沒有七情六慾?仙神的境界?

入水不溺,入火不熱,斫撻無傷痛,指摘無痛癢。乘空入履實,寢虛若處林。雲霧不礙其視,雷霆不亂其聽,美惡不滑其心,山谷不躓其步,神行而已。

——水火不侵,鞭打不感覺到痛,觸控也沒感覺,飛天就像走在地上一樣,睡覺就像置身於森林中,雲霧遮擋不了視線,雷霆也不能干擾其聽力,不論美惡也不能改變不了其心,山谷也阻攔不了腳步。

怎麼說呢,就看這些描寫,感覺華胥國就是神國,神居住的國度,人人都是神。關鍵是,這種神似乎沒有七情六慾。

嗯,還有一點就是想吐槽的是,我之前找到的華胥國相關資料,找不到了,啊啊啊啊啊,日了狗,我把瀏覽器的所有歷史記錄都翻了幾遍,就是找不到,簡直了。

我記得當時的描述有一條,華胥國吃鳳卵,而軒轅國也有相關記載,這個我找得到。

《博物志》:軒轅國,在窮山之際,其不壽者八百歲。諸天之野,和鸞鳥舞。民食鳳卵,飲甘露。

就因為這個食鳳卵,我當時惦記了好久,感覺有點不爽,畢竟鳳凰的象徵與地位在那裡,但是,我翻看了部分山海經後就釋然了,因為我找到了合理的解釋。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五采鳥三名,一曰皇鳥,一曰鸞鳥,一曰鳳鳥。

有種長著五彩羽毛的鳥,它有三個名字,一叫黃鳥,一叫卵鳥,一叫鳳鳥。

所謂的食鳳卵了,可能吃的是一種五彩鳥的卵,而山海經中的五彩鳥並不算少。

而鳳凰,在山海經中被稱作鳳皇

《南次三經》: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義,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綜上可見,鳳卵絕不是吃鳳皇卵。山海時代,有帝的存在,這種瑞鳥會活得非常滋潤,絕不可能淪落到被吃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