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文,已經提到了蛇尾,有個憨批發了一張山海經的女媧圖,這張圖是在挑釁我的審美,挑戰我的下限。

所以我就特意開一章,說一說人首蛇身,僅限我本人的見解啊。

首先,一提到人首蛇身,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誰?

女媧,伏羲,燭龍,不外乎這幾個,山海時代一等一的大佬。

當然,燭龍的位格是不足以跟伏羲女媧並列,因為伏羲跟女媧都有帝號,而燭龍沒有,這是本質的差距,關於“帝”,後面我會再寫一章,必須吐槽一下有些古文翻譯,動不動就把“帝”翻譯成天帝。

燭龍,山海經中的記載是: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在無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人首蛇身,身長千里,赤色,這番描述,把燭龍想象成一個長著人腦袋的大蛇,本人是沒什麼意見的,反正燭龍的神通就是那雙眼睛——沒有一篇古籍說燭龍是獨目,我不明白有些作品為什麼要把燭龍畫成獨眼龍,就因為人家眼睛牛批,就把人家眼睛弄得就剩一隻?

燭龍的形象,大家都沒什麼意見,但是把這種沒有美感的形象,放在我華夏的人文始祖伏羲與女媧的身上,我是堅決反對的。

其實不止我反對,我們的祖先也不認為伏羲女媧就是頂著人腦袋的蛇。

多地出土的漢代畫像磚,畫像石上面的女媧伏羲像都是人身蛇尾,只有下半身是蛇尾。

還有入選國家寶藏第二季的伏羲女媧圖,上面伏羲女媧的形象也是人身蛇尾。

除去這些古代畫像,還有婦孺皆知的女媧造人,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如果就只有蛇尾巴,女媧怎麼完成這些?

而伏羲的成就,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占卜八卦,創造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並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明了瑟,創作了曲子。

咱不說別的啊,就說結繩為網,但條蛇尾巴怎麼完成?所以,綜上所述,我們的人文始祖,女媧伏羲,就是人身蛇尾。

(女媧有一日七十變的記載,在邏輯上可以解釋大神怎麼憑藉蛇身完成神話中描述的事情,但請無視,祂們的本相就是人身蛇尾,就是這樣,沒錯。)

伏羲女媧的形象解釋完成了,就說說神話傳說中其他擁有人首蛇身的存在。

山海經我目前只看了一部分,所以

《海外西經》:軒轅國,在此窮山之際,其不壽者八百歲。在女子國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大荒西經》:有軒轅國。江山之南棲為吉,不壽者乃八百歲。

這個軒轅國,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吧,軒轅,那可是耳熟能詳了,不過這個軒轅國,跟軒轅黃帝應該沒什麼聯絡。

而除了軒轅國之外,還有一個人首蛇身,就非常出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