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鬥彩雞缸杯(第1/4頁)
章節報錯
告別張鵬雲前,王重新代為求卜。
李自成神叨叨:“老先生重新出仕,或為僉都御史,尋遷巡撫順天;小輩張爾素過幾年就是舉人。再往後看他造化了。”
張爾素將來官至刑部左侍郎,又是清朝的。
神棍完,李自成獨自前往隔壁山溝。
這條溝在“裡坊”制中屬於白巷裡。
原名黑松溝,因為居民冶鐵砍光松樹,所以改名了。又因為上、中、下三莊連成一片,白天鐵爐相望,夜間火光燭天,人稱火龍溝。
溝裡有個上莊村,村裡有座天官王府。
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各有別稱,分別對應天、地、春、夏、秋、冬。所以吏部尚書又被稱做天官。
王國光就是天官,歷世宗、穆宗、神宗三帝,他所編制的《萬曆會計錄》是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改革賦稅制度的重要依據。
張居正玩完後,他被落職閒住。
【老人漁色】——
山西陽城王太宰國光,休致時已七十餘,尚健飲啖,御女如少壯時。
至今上十八年,則去國凡九年矣。時陽城民白好禮者,病亡,其妻李氏,國色也。王夙慕其豔,託諸生田大狩等誘以為妾。
其翁名白書,初執不從,後以威脅,再以利動,遂許焉。
李氏誓不更適,又力逼之,以刀刎死,一時傳為奇事。
按臣喬壁星得之,遂疏以聞。上命查勘後,亦不竟其事而罷。
或雲王善房忠術,以故老而不哀。
……
天官王府妥妥的高門大戶,當前在外做官的有五六人。
李自成投上名貼,老王兒子以年事已高為由,推脫不見客。
不見就不見吧。
咱去找他的鄰居王洽。
這位王洽不是剛被崇禎下到獄裡弄死求的前兵部尚書,更不是王羲之堂弟。
順便插播一條剛死求的王洽事蹟。
崇禎元年東土默特部入犯永寧。戰後上報傷亡,南山參將比較老實,報告死了十四個失蹤十一個。
結果他被朝廷訓斥一頓,認為那十一個就是死了,說失蹤是為了掩罪。
而永寧參將根據老辦法,只要沒到營的全算陣亡,報了二十一個。然後沒幾天從蒙古人那邊逃回來十二個。他又重新上報。
結果他也被朝廷訓斥,說哪有這麼容易逃回來,肯定是死了虛報。
當時還是工部右侍郎的王洽,上疏信誓旦旦的說永寧之戰官軍死了八百,損失慘重。
咱也弄求不懂他一個工部的官兒咋知道這麼清楚。實際當然沒死那麼多。
後來甚至連已埋葬屍首都挖出來重新統計了。最終做出陣亡四十名,失蹤十一名,傷一百四十九名的報告。
而且此戰還打死了東土默特部二首領,大功一件呀——這事還是新任宣大總督王象乾派人去土默特部問撫才得知。
兩邊都你死我活的開打了,還慰問個求啊?鬧不懂。
……
去年建奴破牆入關,兵臨城下。崇禎皇帝歸罪於兵部尚書王洽,將他下獄弄死。正兒八經的兵部尚書都死求了,何論袁崇煥……
……
沁水王洽是萬曆乙酉舉人,劉東星女婿,隱居不仕。當初李贄在他家盤桓數月。王洽祖母九十大壽,李贄寫過賀詞。
王老漢年紀大,要奔七了。李自成跟他討論了會兒學術,告辭離開。
離開上莊村原路返回,過中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