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罪!”

你有病!李自成只能腹誹,暫時不好頂回去。

“老高,別在我這裡忙乎了,去營裡轉一轉。你要能發展出信眾,我不干涉。”

“願豬保佑你!”高一志比劃兩下,美滋滋去傳叫了。

……

糖尿病人辛全仍然消瘦,不過遵照醫囑調養,現在精神頭還好。

他苦口婆心要“賊首”棄暗投明,李自成反過來讓他給沁水的尚寧一寫信,勸老尚“從賊”。

這兩人常有來往,關係交好。

“老辛,你有沒有聽過外面傳唱的民謠——

泥瓦匠,住草房;紡織娘,沒衣裳。

賣鹽的,喝淡湯;種田的,吃米糠。

編席的,睡土炕;磨面的,吃瓜秧。

當乃媽的賣兒郎,做棺材的死路上。

挖煤哥家裡像冰窖,掏金漢一輩窮得慌。

勸告眾百姓,人人都做革命軍,扛起槍來救自己,救窮人!”

“……”辛全抹淚離去。

韓雲、韓霖也來勸了一回。

李自成反給他們洗腦,說大明拉稀擺帶要玩完了,早日迷途知返。咱們紅塵做伴活的瀟瀟灑灑,策馬奔騰共享人生繁華。

倆兄弟唉聲嘆氣。

士紳們之所以敵視農民軍,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由於正統觀念,以忠於朝廷為天經地義,視農民軍為賊寇;

二是因為部分農民軍行事野蠻粗暴,打擊面過寬,做了不少傷天害理的舉動;

三是不看好流賊前途,認為官軍很快就會剿滅他們。

其實第一種原因裡,真正的榆木腦袋——就那種動不動要上吊投井抹脖子的,是絕少數。大部分人是牆頭草,誰贏跟誰走。

至於第二種原因,革命軍在這方面一直有所收斂,除非是罪大惡極,否則輕易不殺人。

跟大戶逼糧是沒辦法,不吃就餓死了。

李自成現在欠缺的就是第三點。

在革命軍有實力席捲全國之前,應儘量避免攻打重要府城,尤其要避免進攻位於平原和交通要道的大城。

因為既缺火炮,冒然攻城會傷亡巨大,還容易被重兵圍剿。革命軍不能蠻幹。

這樣一來,農民軍整天流竄,沒有穩固地盤,人家士紳當然不敢從賊。

暫時無解。

當初王嘉胤擁眾三四萬,其中不乏善戰的前邊軍以及蒙古人,然而他在河曲也就待了半年就被打跑。

留在陝西的農民軍攻破縣城不下二三十次,但最多也就堅守一兩個月。

因此,“流賊”並不想“流”,只是能允許安穩種田的地方不好找。

少抿地區先排除;其次必須有農業支撐;還要遠離大城;而且附近需地形開闊,方便進退打運動戰……

安排劉芳亮駐紮在歷山就是嘗試。前期有存糧還好,後面出山打糧必然會惹人注目,能不能紮下根還不好說。

李自成把有關原因詳詳細細跟二韓解釋了一通。

最後他又說道:“我也不怕得罪人,你們錦衣玉食,可知道老百姓是怎麼過活?在陝北,城外狗食人,城內人吃狗。不信你們自己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