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宗敏終於如願以償被放出去,可是大統領只讓他到淇縣一,隔著淇河跟官軍對峙。
做個樣子給那些陝西老鄉們看看。
接下來李自成抓緊建設根據地的同,陸續往襄陽派了兩批,還讓天地會、紅花會重點關照那邊事務。
北方做根據地還是窮了,糧食問題制約著大順無法發展壯大。是時候往南方魚米之鄉開拓分基地了。
時間進入五月,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到來。
「田家少閒,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小麥覆隴黃。」
上黨、懷慶、衛輝的農田裡到處都是忙忙碌碌的人群。
大順軍派出兩萬餘兵力幫著搶收小麥、大麥。
之後還要抓緊搶種糜子、穀子、蕎麥、高粱、大豆等等。
今年還要額外播種一千畝玉米、紅薯。如果收成過得,明年就要大範圍推廣這種救荒物。
沈老西兒負責的那個育種基地已經對這兩種作物有了一定的心得。
韓霖還跟老師徐光啟密切通,不光提前校訂出版了《農政全書,還拉了幾個師兄弟為沈老西兒指導農業技術。
可惜徐老漢大概再有半年就要病亡,七十多歲的,也差不多了。
李自成打算等下半年找個時間讓韓霖和這位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內閣成員攤,屆時徐老漢不知會做何感想。
老徐不太可能支援大,能獲得個預設就不錯了。說不準還能拉攏些人才過來。
後話不提。
自從去年十月大順攻下懷慶府,到現在約有二十萬人正式獲得了自己的土地。在這第一個收穫,無數農人欣喜落淚。
他們罵皇帝誇短,巴不得大順早日推翻逆明。就這麼現實。
沒被抄家的土豪們則既喜又憂。
喜的是短毛花了大力氣興修水,改善交,一文錢沒,往後農田收成會越來越好。哪怕遇到災年也不至於顆粒無收。
憂的自然是大順收稅太狠。想走個後門都找不到門路。無數窮人虎視眈眈的監視,揪出一起偷稅漏稅就能讓他們發一筆大財。
相比之下本地很難僱到短工搶收搶種已經是小問題了。
黃河南岸跑過來上千打零工的,還有小部分是衛輝那邊跑來的。
衛輝仍然在清丈,還沒有分田到戶。
沒收的王府、土豪劣紳莊田仍然交由原佃戶耕,他們這次只需繳納一半收,而且免稅。這就算天大的善政,足夠那些窮人給短毛設個長生牌位。
忙碌的五月份李自成又有另一份收穫。
在大把銀子開路之,崇禎同意招撫短毛。他破天荒的派出後軍都督曹化雨、司禮監王承,會同山西巡撫許鼎成全權負責相關事宜。
曹化雨是皇帝親信、司禮秉筆太監、東廠提,總提督京營戎政的曹化淳二哥。
….
本章未,請點選下一頁繼續
年僅二十一歲的王承恩此時在外面沒啥名,但在宮裡是曹化淳的頭號親信。他在幾年後會接替曹化淳的位置。而且是原歷史線唯一葬入皇陵的太監。
不知是金錢開路的作,還是皇上確實看重短,招撫規格不小。
只是招撫方式令短毛不爽。
許鼎成要求李自成去太原談,而且只准短毛帶五百名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