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襄只覺得好笑。

短毛來都來,想用十萬兩銀子把自己打發了?然後去給黃龍送兩百萬銀子?

吳三桂發,「大統,君子不立危牆之,此次隻身犯,誰給你的勇氣?」

李自成回道:「我巴巴的來自然是信得過吳總兵的人,否則我就先去找黃龍、陳洪範、劉澤清等人了。」

吳襄有自知之,他不覺得自己人品比其他總兵能好多,但是短毛這話還是挺讓人開心。

「承蒙大統領看得,倒讓我誠惶誠恐了。」

面對肥,老吳把姿態放低一些又不損失什麼。不會像自家兔崽子吳三桂一樣咄咄逼人。

李自成又說讓父子倆再考慮考慮條,他準備進城去會一會孔有德。

吳襄有些傻,這還什麼都沒談妥,你急什麼。

短毛直言壓根不認識孔有德等,都不清楚人家的態度。萬一對方是蠢,不願意接受好,那就不用在這裡破費了。

吳襄驚的不知如何是好。你他爸的都沒事先聯絡就敢為對方掏幾百萬銀子?天底下還有這種冤大頭?你他爸的僅僅只是個反賊啊!

那更不能讓短毛輕易離開了。

只要叛軍不,流賊和***誰強誰弱不是明擺著的?投誰還用得著考慮?

跟了短毛相當於剛出刀山又入火,不定哪天就被剿滅了。

叛軍一拒,那幾百萬銀子就便宜黃龍了。甚至搞不好短毛會死在城裡呢。

吳襄立即說道:「這,李九成、孔有德、耿仲明、毛承祿四人作價三百萬銀,不帶任何部屬。我現在就能答應。」

偷偷放幾個人出來小意思。到時候攻破府,就上報說四個大頭目全部出海逃亡,又不耽誤平叛功,誰也挑不出毛病。

李自成當然不會答應。頭目本人只是個象徵而,他們的部下那些炮手、技工、船員等等才更重要。畢竟孔有德幾個人可沒有祖大壽、洪承疇的名,單要那四個人沒卵用。

更何況對方家眷不帶出來也說不過去。

老吳一看短毛拒絕又開始倒苦水。遼軍擔任的是機動任,並沒有完全掌握一條防線。想把人弄出來必須讓其他總兵通,沒有大好處誰敢冒險?

率步兵守西牆的是陳洪範和劉澤,吳襄和靳國臣率騎兵接應。

所以吳襄要先搞定副將靳國臣。

前幾個月遼軍剛來這,祖寬在野戰打不過叛,還是靳國臣緊急救援才把叛軍擊退。

要不是總兵金國齊病,,從大淩河逃跑又戴罪出征的吳襄趁機爬了上,他連靳國臣的地位都不如。

老靳沒升總兵官就夠糟心,現在還要冒風險配合吳襄放叛軍頭目?很難的。

陳洪範和劉澤清雖然都是遼軍出,但人家現在可都是正牌總,跟吳襄平,未必買賬。尤其陳洪範的資歷比吳襄還高。很難的。….

本章未,請點選下一頁繼續

這還僅僅是搞幾個叛軍頭目出,要是再多加一兩千,風聲太,更難瞞住。

李自成不得不給老吳擺事實講道理。

附近一帶的大戶早被叛軍搶完,各路明軍禍害老百姓沒炸出多少油水。攻破府城後倒是有機會飽掠一,可一群武官不過是給文官打工。巡撫老爺和巡按老爺能給丘八們留口湯就不錯了。

所以短毛送來的這筆財富絕對不容忽視。

吳三桂忽然,要是把短毛綁架,不就一舉兩得?錯誤不用,贖金照樣不會少。

李自成還沒開,吳襄先把兒子訓斥了兩句。

「小人行,不是大丈夫所為。」

怎麼能幹竭澤而漁的事情?細水長流持續薅羊毛不好嗎?流寇縱橫內地

抄了多少大戶的,發了多少財。做人留一,日後好收錢。

吳襄可比毛頭兒子考慮的長遠。

李自成大大誇贊一番老,又表示招遠的兩個大金礦可以送給老吳。

登、萊兩州區域內原生脈金礦床較,特別是招遠、萊州地區的金礦床非常豐富。

早在宋代就大規模開採了。大臣潘美在招遠督辦了中國第一個官辦金礦——羅山玲瓏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