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書生輕議冢中人(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們只能一邊痛心疾首,嘮叨著國將不國,一邊趕緊薅羊毛,紛紛往自己兜裡裝銀子。
明末的大環境就是如此,朝堂之上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
宣大總督張宗衡自然也不是白蓮花。馬士英上任個宣府巡撫還要送出去六千兩銀子的“潛規則”,宣大總督這把交椅的價格肯定更貴。
你說老子就是不同流合汙,就不理會“潛規則”如何?
那你首先就升不上去。
正績考評都是別人說了算,說你好你就好,說你不行你能如何?你怎麼跳過這一步?
哪怕走了狗屎運,既沒有破費打點也沒有巴結上有力人士,就是順利升遷上去了。
那之後呢?
一個好漢三個幫。沒人幫你,甚至幹什麼事都有人扯後腿,你能走多遠?
天下的烏鴉一般黑,可你非要找個白烏鴉,這想法本來就是錯的,結果也就不用多說了。
愛民如子這是屁話,真要當個愛民如子的好官清官,在明末這種背景下生存期或許不會超過一年。
比如——
:傳庭死而明亡矣!
對孫傳庭的評價不可謂不高。
然而——
崇禎十一年,清軍入寇,各路名將紛紛落馬,盧象升一戰敗亡。當時孫傳庭幹了啥?他連跟清軍一戰的勇氣都沒有,躲著不出。
有一次雙方隔河相望,清軍幾十騎渡河,只是渡河哦,還沒等人家上岸,嚇的孫傳庭部幾千“百戰兵”落荒而逃。孫營全軍崩潰。
崇禎一再要求孫傳庭出戰,人家就是不出;皇帝讓他聽楊嗣昌的,他就是不聽。孫傳庭還說自己耳聾了,要回家休養,丟下軍隊不幹了。他寧願下獄蹲大牢都不願聽調遣。
這樣你說該如何評價老孫?
人都有私心,人都想活命,眼見天要塌了,都想趕快找個地方躲起來。只要別那麼幼稚把真實歷史中的人當偉光正主角看,明末的事還是很容易看明白的。
再有,孫傳庭出獄後去了陝西。
他在那邊清理屯田籌集糧餉,做了些事。
“西安四衛,舊有屯軍二萬四千,田二萬餘頃,其後田歸豪右,軍盡虛籍。”
“總計三衛佔種逃亡嘗追免補各地已清出者,共該起課三千三百二十七頃零,徵銀三萬五千餘兩。”
“歲收屯課銀十四萬五千餘兩,米麥萬三千五百餘石。”
軍屯田是什麼人侵佔的?孫傳庭也只是打了一些小地主,真正的大地主大富紳他惹不起。
他又不傻,知道什麼人能動什麼人不能惹。
有說在崇禎皇帝強迫之下,讓還沒做好準備的孫傳庭出關打李自成,於是孫悲劇了。
早在崇禎十一年,皇帝就強迫過了,人家孫傳庭聽了沒有?為什麼這次就要讓崇禎背黑鍋?孫傳庭要是真不想出關,皇帝能拿他怎麼辦?
搞的孫傳庭成了個悲情英雄。
孫第一次出關是崇禎十五年十月,柿園之役大敗,跑回陝西;十六年八月又出潼關,汝州之戰再次大敗;第三次防守潼關大敗才是戰死。
而且,第一次出關戰敗的孫傳庭跑回陝西,立馬就殺了沒有背景的逃跑部將蕭慎鼎洩憤。反之首先帶頭逃跑的左勷,因為老孫忌憚陝西榆林左光先家勢力,只能罰左勷賠馬兩千匹就完事了。
人家孫傳庭做人做事拎得清!
對了,孫傳庭在陝西剛上任時還拿賀人龍開刀,老賀又沒大後臺,殺也就殺了。
還有孫傳庭殺俘乃至屠城的事暫時也就不提了。
明末,沒有白蓮花。
書生輕議冢中人,冢中笑爾書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