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快來護駕(第2/2頁)
章節報錯
守禦千戶所是特種編制,不隸衛,直屬都指揮使司。設官與一般千戶所同,人數也差不多,廢弛程度也差不多。
李自成如果有炮營在,拿下衛輝並不會比懷慶難多少。
唯一的變數大概是潞王會因為怕死而大放錢糧犒賞守軍,三十萬、五十萬的放銀子。
即使那樣,衛輝府城被攻破的結局不會有啥改變。在絕對的力量碾壓下,意志再強也挽不回敗局。
原歷史線朱常淓沒有死扛。當時已經是崇禎十七年二月了,北方明軍大勢已去。
潞王眼看劉芳亮打了過來,當即決定棄城出逃。他先逃到無錫、南京再跑到杭州。
等老福王的兒子南明弘光帝在蕪湖被手下獻給清軍,身在杭州的潞王被馬士英、阮大鋮、朱大典等人推為監國。
僅僅五天後,清軍殺到,潞王開門投降。
隨後潞王和弘光帝被押送至燕京,一起砍頭。同時被砍的還有五六個親王。投降也不能保命呀。
明末清初,可考下落的大明親王、郡王共有123人。
其中被李自成所殺10人,張獻忠所殺8人,清朝所殺79人。此外,還有南明時孫可望所殺4人、曹志建(南明軍閥)所殺1人,緬電所殺2人,存疑被殺1人,南明賜死2人,自盡14人,戰歿1人,死於意外1人,病逝1人。
其實,李自成對明朝宗室比想象中的要好。
李自成殺的那些王爺,都是攻破城池後所殺,其餘投降或者劣跡較小的,不僅沒殺,還給封官爵了。(大同的代王有可能是姜鑲所殺,暫且算到李自成頭上。)
若只看《明史》等汙衊言論,信他年又過錯了。
比如說,記錄說慶、肅兩家宗室被李自成屠戮一空,可肅藩延長王朱識釒穿,此公在崇禎十六年底蘭州失陷之後就被收入到了降順的丁國棟、米喇印麾下,繼而在永曆二年起兵反清。
再比如晉王,朱求桂在崇禎三年就死求了,墳頭草都五丈高了,他當然不可能被李自成抓獲,更不可能被李自成殺。李自成所俘的晉王是朱審烜,後降清,然後被清廷所殺。
還有秦藩,世子朱存樞還沒來得及當王爺就死在崇禎二年了,怎麼可能再等十五年後做為秦王被李自成俘殺。瞎寫。
下面一個秦王,“十六年十月,李自成破西安,死之”。這位是朱存極,明明被李自成帶到燕京了,後來大順兵敗山海關,他才被殺。但不知是李自成還是清廷所殺,存疑。大機率跟晉王一樣命運,因為李自成沒啥必要殺他。
原歷史線,大明第一個被農民軍處死的宗室王爺,是李自成乾的。
崇禎十四年,李自成攻克河南永寧縣(洛寧),俘虜了惡霸萬安王朱採【釒輕】,經過審判後將其與多名地主豪紳一起處決。
“賊渠李自成……系闔縣士民於西關之空野,下令使過堂,萬安王及青衿百餘,民千餘皆被誅。倖免者才十數人。”
這段記錄出自永寧縣人張鼎延,前任吏部郎中,因行為不端被罷官在家。做為頑固份子,其親眷在農民軍破城時或因守城被殺或自盡。他本人逃出去了,那自然不會給農民軍好評價。
但,打臉的是,張鼎延前頭剛說全縣“倖免者才十數人”,後面又不小心寫了遇到李自成僱他的原家丁奴僕六七人向百姓買馬買騾公平貿易……
所以,結果很明顯,李自成處決的應當只是萬安王與部分劣紳。連協助守城的張鼎延家丁都活著,何論其它城裡百姓,李自成瘋了才亂殺。
幸好張鼎延多記錄了一段,不然李自成又要變“屠城狂魔”了。
張鼎延後來投韃,相繼任職大理寺卿、工部左侍郎、刑部右侍郎等,順治十年在兵部右侍郎任上致仕歸鄉。他倆兒子也是清朝的官。
他爹是前四川巡撫,大貪官,早死了幾年,不然說不準也投韃了。
另外,萬安王雖然被李自成處死,一樣給他好生安葬了。
只是後來在特殊年月,人們敢想敢幹,怎容一座封建王爺墓立在村旁耀武揚威?生鏟隊決定掘墓取寶,就組織起一個“民兵突擊隊”掘了它,挖出寶貝為民服務。
生鐵汁澆灌的青磚難搞,費了很大勁才把墓室砸開。
可惜他們來晚了。
盜墓賊早已透過盜洞搶先光顧,墓內陪葬品被洗劫一空。厚重的棺材蓋已被開啟斜靠在墓室壁上,棺內僅存萬安王屍骸,其餘空無他物。
六寸厚的棺材板也是好木料,將就著用,拉回大食堂改做成桌椅板凳。墓磚拆回去砌了灶臺、井臺。就連墓誌銘也拿出來壓轆轤用。
至於萬安王屍骸,沒啥用,大概被挫骨揚灰了吧。
首發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