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官兵一致(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年蒙哥馬利鬧不明白國人為啥那麼喜歡當兵,老人家直接回答:因為一個月有五塊錢。
別跟一般小兵談太多大道理,先滿足了最基本的溫飽需求再說其他。
“逆明那種官吃肉兵吃糠是不成的,咱們革命軍的官可以少吃一口肉,讓兵吃飽。所以咱們的官兵是相對平等。”
“漢時飛將軍李廣算不太成功的例子……
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
李廣把《軍讖》的將禮做到了極致。司馬遷評價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然而,“匈奴破敗廣軍,生得廣。其將兵數困辱,其射猛獸亦為所傷雲,廣為圜陳外向,胡急擊之,矢下如雨。漢兵死者過半……是時廣軍幾沒,罷歸。”
打出這個戰績,你將軍和兵卒再平等又有什麼用?所以唐代詩人王勃說:“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能打勝仗才是第一位,沒戰績都白搭。
“漢武帝時有這麼一場君臣對話,史書上看不到,我給你們講一講……
劉徹:你怎麼不吃啊?
霍去病:臣不太喜歡這個吃法。
劉徹:那你打仗時怎麼辦?
霍去病:多帶幾位庖廚就行了。
李廣:打仗還要備專用庖廚?為將者哪有不能與士兵同甘共苦的?
霍去病:為將者並不一定要跟士兵同等待遇,只要賞功罰過就是了。這樣可以激起士兵對勝利的渴望。只要讓他們知道,如果仗打贏了,要什麼都有。何必拘泥形式?
李廣:不懂!老夫落伍了。
衛青:同甘共苦還是必須要的。
霍去病:帶兵打仗需要的絕不是行仁義。將帥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贏。仗打不贏,就算天天和士兵同甘共苦也是個無能之將。
冠軍侯戰績——
十八歲——漠南之戰,輕騎八百斬俘兩千,封冠軍侯;
十九歲——河西之戰,兩萬驃騎斬俘十萬,降休屠渾邪二王,設河西四郡;
二十一歲——漠北之戰,破左賢王,斬俘七萬,封狼居胥。
反觀飛將軍李廣……或許他有不得已的苦衷,然而終究是迷路了。
不過以當時條件,迷路可以說是常態。衛青霍去病才是不正常的。就因為他倆太不正常,導致人們認為迷路才不正常。
“一個小兵,是願意跟著能同甘共苦的迷路將軍送死?還是願意跟著冠軍侯破敵立功?”
馮起龍搶答:“那自然是願意追隨大統領,得享榮華富貴!”
張能嘆口氣,“我連字都不識,在大統領麾下怕是當不成冠軍侯了。”
劉宗敏哈哈笑道:“兄弟,哥哥原來也是個粗人,自從跟了大統領,現在已經能認兩三百字了。”
李自成踢他一腳,“你也好意思說?半年了就學會幾個字?”
“我還會拼音,會加減乘除……”劉宗敏低頭嘟囔,緩緩後撤兩步。
李自成看著眾人,“其實打仗說起來也簡單,就是比誰失誤少。冠軍侯那種名將幾百年都不見得會出一個。”
張能有所思的點點頭,“大統領所言甚是。”
此時天色已不早。
李自成總結道:“這次簡單講了講官兵一致,大夥回去好好琢磨琢磨。給你們的書上都寫的明明白白。還有,將領想打勝仗,很重要的一點是指揮才能。咱們人手富裕後要在軍裡辦個講武堂,一邊學兵書一邊打實戰。”
隨後,李自成又單獨找張能詳談了一番,再讓他當夜迴轉本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