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的一番話並沒說服劉宗敏。。

他嘟囔道:“小兵穿羊皮襖,大哥也穿羊皮襖,咋不是平等?”

“屁!老子穿一身貂給誰看吶?你懂得啥是貂皮?那不白費嘛!”李自成恨鐵不成鋼。

貂皮可是好東西,晚明年間相當風行。光是京師達官貴人們年用就要上萬張,搞得萬曆皇帝都要禁止貂皮貿易。

李自成繼續道:“一天天苦口婆心讓你們好好學,你就給我搞了個官兵平等?聽好了,那叫官兵一致!”

劉宗敏撓著光頭皮,猶自不服,“一致不是一樣的意思?都一樣了還不是平等?”

李自成沒搭理他,先把遠處的張能招呼過來。

兩人簡單寒暄了幾句。

李自成轉頭又對李過說道:“往後體罰方式不能靠棍棒打罵,改加操就行,俯臥撐、鴨步這些。咱們是老百姓的隊伍,官兵一致,不能搞盛氣凌人的官老爺做派。”

李過點點頭,嘴上不敢反駁,心裡卻想,當初你不也是棍棒訓我們幾個?

跟著李哥混,天天挨木棍。

張能偷瞧李自成一眼,開口道:“大統領用意自然是好的,可那幫愚民全是刁頑之徒,不打罵不成材。你寬厚三分他就敢散漫十分。雖說自古就有官與兵同吃同住提振士氣,但是遠不如賞罰分明的作用大。”

馮起龍在一旁笑道:“馮某試著註解一下大統領的官兵一致。《軍讖》曰:軍井未達,將不言渴;軍幕未辦,將不言倦;軍灶未炊,將不言飢。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張蓋,是謂將禮。”

“之所以有將禮,不外乎是激勵將士用命打勝仗。”

“夫用兵之要,在崇禮而重祿。禮崇則智士至;祿重則義士輕死。故祿賢不愛財,賞功不逾時,則下力並而敵國削。

夫用人之道,尊以爵,贍以財,則士自來;接以禮,勵以義,則士死之。夫將帥者,必與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敵乃可加。故兵有全勝,敵有全囚。”

馮起龍拽了段文,轉口又說道:“但是,禮賢下士需要看情形用,不能天天如此。那樣就不值錢了。畢竟官和兵身份有別,若是完全一致,似乎不妥。”

他沒好意思說的是,大老爺跟泥腿子平起平坐?成何體統!

“張能和馮起龍講的都好,有道理。“李自成點頭讚許,馬上又轉口,”不過我說的官兵一致並不是絕對平等……”

絕對平等不可取,也根本做不到。

何況,官兵平等之後將領的權威從哪來?

很多人都有犯賤心理。你對他好,他會逐漸變得放肆;偶爾施捨點好處,他反倒會感恩戴德。

比如早期紅軍中的絕對平均主義發展得很厲害。反對分傷輕傷重,要求平均發給用費;官長騎馬被認為是不平等;住房子也要分得一樣平,司令部住了一間大點的房子也要罵起來。

老人家糾正說,必須反對不問一切理由的絕對平均主義。因為這不是鬥爭的需要,適得其反。

長征時條件那麼困難,還要儘量保證團級軍官每週一隻雞。

李自成繼續道:“咱們革命軍要遵循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瓦解敵軍的三大原則。

官兵一致是兩者只有職務高低之分,沒有貴賤之別。軍官關心士兵,士兵尊重軍官,團結互助,同甘共苦。軍內實行有領導的抿主,建立自覺的紀律……”

舊軍隊裡官和兵是割裂的、等級森嚴的,革命軍裡官和兵是一致的。

當然,待遇上不可能一致。

這是客觀現實問題,而並非簡單的主觀問題。

首先,階級或階層是人類社會存在的現實基礎,不是說一句反對就能消滅的。

有階層才有組織性。不然人人平等就意味著群體成了一盤散沙。

一個組織裡自然是上位者享有更多資源,這也是升遷制度的價值。

二是經濟性。

當前生產力,或者說物資是有限的,不可能人人都大魚大肉。

李自成解釋了一通後說道:“兵不是牲口,他和官一樣,都是爹生娘養的人。官兵一致說的是這個意思,並不是待遇上一致。”

“官追求的是平步青雲出將入相;兵呢,初始不過是為了有口飯吃。他們進入軍營已經被約束了,出戰還可能掉腦袋。如果再天天挨打受罵,吃的又不如牲口,這種軍隊能有多少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