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收編(為盟主brighton加更一章)(第2/3頁)
章節報錯
在裝備尚有遜色的情況下,正常戰力都應略勝目前割據群雄們的精銳之師。
若是加上士氣和忠誠等因素來看,二階兵也不過不如一些王牌營隊。
如虎豹騎,陷陣營,白馬義從這些在史書上都留下名字的強軍。
結果正如王政所料。
迎擊官兵的這一路自然是馬到功成,而且勝的比意料之中還要輕易。
而徐方所帶來的天罡軍們,也尋到了張饒所部,更完成了堵截。
這下王政心裡有底了。
大勝之下,己方氣勢如虹,軍威正盛,他篤定對方膽怯心虛,不敢對戰,則必然會妄圖求和。
徐方也看出這點,特意派出吳牛為使者,不通言辭,反倒更顯大軍氣勢睥睨。
收到了張饒要來自家陣營的時候,王政其實已想好了後續,也想好了藉口。
一旦對方入帳內,他便尋釁滋事,只要言語稍有不合,便有藉口直接出手!
還需要什麼五百刀斧手?
身旁幾個三階兵一圍而上,便可隨意滅殺。
只是...
王政猜想過張饒很多的反應,很多的言辭,甚至模擬過很多的場面...
唯有這一言方出,對方納頭便拜的場面,卻實在是萬萬沒想到啊。
還有那句如杜鵑泣血的嘶喊...
大賢良師回來了...
王政有些啼笑皆非。
和造反之初一般,這位逝世多年的神棍還真是陰魂不散啊..
雖然,兩次帶給自己的都是驚喜...
此時的王政,虎目巡逡,神光內斂,在旁人看來,便是面沉如水不怒自威。
吳勝等人不知自家將軍心中盤算,自是沉默不語,同時望著張饒神情各異。
王政沒有開口,張饒便依舊保持著伏地跪膝的樣子,連頭也不敢抬起。
身後的趙宏也尷尬地站在一旁,眼珠溜溜轉了半天,還是滿目迷茫。
他既沒明白自家渠帥這番作為的動機,也沒看懂王政這般沉吟不語的意味。
此時場內,真正的局外人徐和則是面色躊遲,欲言又止。
張饒一入帳中,他已經認出了對方。
當年青州黃巾起義,其實是境內七八股勢力同時揭竿而起。
徐和和張饒都是各自勢力的渠帥,彼此也是打過多次的交道。
那時的張饒勢力最大,麾下人多勢眾,當各方黃巾決定結盟共抗官兵之時,他便理所當然地成了青州黃巾的盟主,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