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饒

英雄封號:「游魚」

天賦:聚眾

望著系統上新出現的入隊申請,王政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無論敵友兩方,或是徐和這類的第三方旁觀者。

所有人其實都不知道一件事。

從張饒派出使者進入廣饒縣時。

王政腦海中蹦出來的第一個念頭,便是殺!

那是欲除之而後快的凜冽殺意。

不僅僅是因為對方在暗自覬覦自己的實力和收穫。

更重要的是,這位渠帥張饒曾經是王政的上級,首領。

在這個時代,名分是很重要的。

哪怕是曾經的主上與臣屬,某種意義上來說,至今雙方之間依然有上下之分。

對方是主上,自己是臣僕。

何況又同屬於黃巾這一個勢力之下。

如今的王政,既然橫下心來造反,連曹操劉備這樣未來的三國雄主都沒有投效的心思,又怎麼可能容忍自家的臥榻之上,有他人酣睡?

唯名與器不可假人。

哪怕是個傀儡,哪怕只是虛有其名。

王政也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以史為鑑,可以見興替。

如朱元璋淹小明王,項羽誅楚懷王。

這兩件事讓王政明白了一個道理。

要麼不做,要麼趁早。

正是為了誅殺張饒,王政才做出決定,只帶著系統歸屬內的天誅營和天罡軍此番出戰。

並不是因為他驕縱輕狂,看輕董臨和其部屬。

而是王政想要一次性解決董臨和張饒這兩個人的同時,也希望不要出現額外的變數,走漏任何的豐盛。

賊寇也就罷了,再被按個弒主的名聲...

可就當真臭名昭著了。

當然,本身來說,王政確實也有足夠的信心,即便自家四千人馬同時出擊董臨和張饒兩股勢力,勝算也依舊很大。

按王政的估算,張饒的想法無非就是在鷸蚌相爭的時候,做那個得利的漁夫。

既然如此,那就分兵兩路,一路迎擊官兵,一路攔截張饒。

幾番大戰下來,尤其是最後與于禁三千步卒的正面搏殺。讓王政對自家系統內的一階與二階兵種的戰力,有了一個比較清楚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