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恰似故人來(6K)(第1/6頁)
章節報錯
興平二年,四月底。
春去夏至,天氣漸漸燥熱。
幾日的部署下來,全軍已是集結完畢,最後確定張饒等人為一路。王政安排他們先前往東莞,再由西入泰山,負責擊蓋縣、牟縣,萊蕪,最後駐軍北面,壓迫奉高,負責攔截北面援軍,以及令泰山郡主力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
其中張饒自然是此路主帥,另外陳皎領三千地軍先行,作為開路先鋒,吳牛引三千新卒次行,直接進攻泰山郡最北面的萊蕪城,扼守北面青州方面的要道,同時作為警惕。
至於另一路,則由王政親自率領,帶著八千天軍從南面進發泰山郡。
吳勝已提前於兩日前出發,前往臨沂做好開道準備。
其實還有第三路。
在確定戰略的當天,王政就命令哨騎火速返回彭城戚縣,讓駐守在該地的徐方也帶著三千人馬,過魯國而擊泰山。
當時, 雖說他這一路以天軍為主,卻還是帶了部分新卒, 一則新卒若不經淬鍊, 永遠無法成為能戰的老兵, 另外便是這些人固然做不了正面攻堅,卻也可以架橋鋪路、負責輜重運輸。
甚至甚至陰暗一點想, 此次拔取泰山,攻城戰可以預料會極為頻繁,若是遇見類似臨淄那等兼有護城河和高牆的堅城, 總也需要炮灰的。
若說攻彭城是為獲得一面強大的門戶,保證後方的安穩,是為守成,那麼攻取泰山,涉足兗州, 便是戰略上的進取了!
甚至這還是一種表態。
即便此時有袁術主動奉上的虛職, 可以立刻洗白, 但王政這個黃巾賊寇的身份, 卻還是讓他做出了與袁術結盟的決定,甚至短期內, 對方可能是自家唯一的盟友。
不碰東海, 除了不想主動招惹桃園三兄弟外,也是這一層的考慮。
所謂遠交近攻,袁術志在下邳,廣陵,天下人皆知,若東海依舊在劉備之手, 這便成為一處天然的緩衝帶, 讓雙方暫時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
王政得了,反倒有些麻煩,他便是能保證自家不急功近利,卻怕袁術短視。
所以若要開疆擴土,繼續擴大基本盤,東面直接否決,南面是豫州,基於同樣的道理目前也不便取,所以從一開始,無論是王政意動的北海國,還是禰衡堅持的泰山郡, 都是唯二的選項。
相比北海, 取泰山,更深一層的意義便是趁兗州牧曹操疲於奔命之際,再繼續削弱其的實力。
也間接在向袁術表態。
看,我已經先對袁曹聯盟動手了啊!
此戰關係重大,大軍出城前,不但城內各方望族,官吏,乃至新附不久的王、顏二家都各有祝詞奉上,連霍氏母女亦破天荒地跑來送行。
“將軍。”
似是知道此行之後,兩人又會很長時間見不上面,霍姒眼圈都紅了,話語嗚咽:“雖有黃天庇佑,卻也要知兵兇戰危,戰場上刀箭無眼,臨陣對敵之際,務必注意安全,切勿輕身冒險。”
“妾聽說泰山道路崎嶇、長途跋涉,騎馬時不要太急...“
“還有,君素好輕衣薄裘,夜宿軍帳、野外風涼,一定要多穿衣服,莫為一時的爽快,落下病來...”
一番絮絮叨叨下來,王政頗覺無奈,連連示意霍柒,等小姑娘連拽了母親幾下衣袖, 才讓霍姒反應過來,覺得大軍出行之前, 這樣淚眼朦朧頗為不吉,便不再多說, 還要強顏歡笑補充了一句:
“妾自翹足開陽,靜待將軍旌旗凱旋!”
“夫人放心。”
雖有些許不耐霍姒這般淚眼汪汪的作態,但是畢竟對方也是一片關心,王政哈哈一笑,先讓簡家姐妹帶霍氏母女回去,旋即虎目巡迴環視全場,朗聲道:
“爾等皆是吾軍棟樑,身兼重任,本將此次北上,開陽,琅琊就全全拜託諸位了,請回罷!”
“天軍萬勝!”
“祝將軍武運常隆!”
于禁等將官長揖恭祝,王融等文士則躬身低首,在一眾複雜的眼神中,大軍浩浩蕩蕩,撥馬而走,漸漸去遠。
遙遙望去,彷彿便如一條黑色的長蛇一般,蜿蜒向前,偶爾有些赤色的旗幟閃耀其中,陽光下絢爛如火,殷紅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