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論治(第2/3頁)
章節報錯
“衡與此子相識不短,知其為人,心高氣傲,尤以容貌驕矜,主公這一拳下去,傷其五官,毀其顏面,已是結下了深仇大仇,可謂無端樹一強敵,此三錯也!”
“主公啊,你這....”禰衡越說越氣,便是一聲長嘆:“哎!”
聽禰衡這麼一說,王政亦是有些尷尬,老臉微紅,乾笑兩聲道:“先生所言句句合情,字字入理,本將以有用之身,行此無益之事,原是不當。只是...嘿...當時氣憤難當,一時昏了頭腦,發了蠻勁,實在沒法細想斟酌。”
“蠻勁發作...”禰衡徹底無語了,心中也是怒其不爭,還欲再說,見王政已是難得低頭認錯,終究彼此主臣有別,想想又是一陣唏噓:
“孫策此番回去,若是將此事稟報袁術,恐怕咱們之前定下的方略,俱都白費了啊。”
“先生啊。”王政搖頭道:“這倒未必見得。”
迎著禰衡訝然投來的視線,王政解釋道:“先生,孫策此番敗與我手,你覺得他會如何做?”
“自是視為平生奇恥大辱。”禰衡自己亦是桀驁之人,想都不想便答道:“必會臥薪嚐膽,矢志雪恥!”
“著啊。”王政笑道:“那孫策會選擇以什麼方式呢?”
這...
禰衡思忖之間,便見王政正色道:‘孫策這等人物,既是在鬥臺上單打獨鬥輸給了我,若是要找回臉面,便也只會想著以這種方式,而非另尋他策,尤其是藉助袁術之力。’
“何況...”王政也忍不住笑了起來:“他如今都成...哈哈豬頭了,又怎會選擇此時折返揚州,跑去袁術和其他人面前獻醜呢?”
“而這等恥辱之事,吾料他也不會主動與他人提及...便是提及...”
說到這裡,王政頓了頓,意味深長地笑道:“也只會是在他有朝一日,成功雪恥,打敗我之後,才有可能發生的。”
不過時間拖的越久,他就越不可能有機會贏我的!
聽到王政這番分析,禰衡若有所思,一旁的眾將亦是連連點頭,均覺有理。
“主公所言不差,以孫策的個性,確實不會主動提及。”好一會兒,禰衡沉聲道:“可能還會約束自家的兵卒,叮囑他們不可洩露開陽所發生的一切。”
“孫策亦不是那種賣弄口舌,挑撥是非之徒,若是如此,那袁術和我軍的盟約,倒是暫時無礙。”
“不過,主公,以後切勿再不顧身份,做不合時宜之事了啊!”禰衡又補充道。
“先生放心。”王政笑笑:“本將有分寸的。”
谷走見禰衡還有些鬱郁不歡的模樣,王政招呼親兵送上清茶,又親自走過去端到案上,笑道:“先生這次去揚州,可曾有所獲?”
禰衡以為王政是要詢問揚州牧那邊的吏治,兵馬這些資訊,連忙正襟危坐:“衡亦有留心這些,回主公,據衡所之,袁術目前共治郡縣....”
話說一半,便見王政笑吟吟擺手截斷:“先生誤會本將的意思了。”
“維揚居天下之中,川澤秀媚,故女子多美麗。”王政對著禰衡眨了眨眼睛,調侃道:“先生在彭城時孑然一身,本將原以為是不喜北女身材太過高挑,怎麼去了一趟揚州,依舊空手而歸,形單影孤啊?“
“莫非柔媚嫣然的南女,亦入不得先生眼嗎?”
對著愕然抬頭的禰衡灑然一笑,王政故作訝然道:“先生,你...不會是有斷袖之癖吧?”
“主公...”禰衡聞言大急,一張臉登時漲的通紅:“切勿戲言。”
一旁的眾人難得看見禰衡露出這般窘迫模樣,人人哈哈大笑。
好一陣子,笑聲才止歇下來。
“說正事。”見氣氛融洽起來,王政抿了口茶湯,對著眾人正色道:“我軍入徐州以來,鏖戰不休,士卒疲憊,地方粗治。今又連番大勝,克城池十餘處。”
“所謂民而後軍,地方不治,無以用兵。需加緊各城各縣的地方治理,各位可有高見?”
說是讓眾人暢所欲言,可徐方張昭皆在彭城,于禁本就有傷,加上之前吃過虧,最後還是成了禰衡的一言堂。
他辦事講話,向來極有條理,每說一事,必先分出綱目。先總述,提綱挈領;然後分論,逐條細講。有理有據,雄辯滔滔。
禰衡的治安可分為兩類,一個是治安,一個是經濟。在行政建設上反而不多。
這倒也可以理解,一則于禁治理開陽頗為有方,二則禰衡認為如今天軍正值開拓進取之日,首重當在嚴刑、懷柔以安地方,其次則需耕桑以充倉廩。
其餘它者,支微末節,不足考慮。
王政以為然。
“彭城有張昭在,先可不談,如今琅琊郡內,尤其是最近攻陷四城,都是駐軍將領兼管軍政,軍隊、地方不分。就目前來說,我軍人才不足,又是戰時,暫且按此施行無妨。但是,民政可以由將領兼管,地方捕盜,卻不可由將領兼管。”
自王政起事起來,基本攻陷城池後都用軍隊來兼管治安,其他吳勝等人亦是有樣學樣,而在禰衡看來,之前可說是權宜之計,卻不可長此以往,繼續行之。
軍隊是用來上陣殺敵,不是用來捕捉盜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