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軍稍作休整,日日雞鳴未響之時,除了留下徐方和五百天罡軍駐守外,王政便帶著兩千五百餘名天軍趁著尚未消散的夜色離開了臨沂。

留徐方在臨沂,除了保住後方安穩,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王政要心思縝密的徐方來主持接下來的“求才令”。

求才,便是求文人了。

天軍大多不識字,讀過書的更是鳳毛麟角。

但無論是軍隊的後勤管理,出謀劃策,還是未來自家治下郡縣的政務處理,卻都是需要識字的。

讓徐方起草之後,王政過目一遍頷首認可,只是加了一句“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那是未來曹操求賢令的語句。

幾座城打下來,王政也清楚自家這個黃巾賊寇身份的殺傷力了。

“求賢”暫時是不指望了,儒生大半自命清高,總不能一個個用刀架著逼他們給自己效命吧?

既然如此,我只求才,不求德,總行吧?

他就差直接嚷著本將不介意某些人有才無德!

王政不指望一頒發完便能有效果,不過在臨沂這個徐州他心中的根據地裡第一座攻陷的城市,擺出這樣的姿態也算是正當其時。

更是對那些潛在的某些人發出訊號。

那是不介意名聲,甚至名聲敗壞,只貪戀功名利祿的小人...

沒事啊,我不嫌棄你們啊。

暫時來說。

......

第三日,王政和吳勝已帶著大軍來到了一處村莊。

牟臺。

除了彭城國以外,徐州全境都算地勢順坦,屬於平原地帶。

而本就相隔甚近的開陽和臨沂之間,更是算一馬平川,沒有什麼適合埋伏的地形。

所以,王政與徐方討論後,選擇人為地製造一個突襲的地方。

便是牟臺了。

牟臺與鄆亭有些類似。

雖名為村,卻因為其東面有一處鹽礦,故而商貿發達,在人口和佔地面積上其實已接近一個小縣城的水平。

當然,相比較這些而言,它防禦能力卻是和村這個級別完全相符的。

不過兩三百的鄉勇民兵,王政大手一揮,天軍只是一波衝鋒便將此地立刻攻陷。

為了防止走漏風聲,那兩千多的村民便是王政先安排人向著臨沂驅趕而去。

選擇牟臺,在王政眼中,是因為它正好位於兩城之間最近一條官道的旁邊。

更重要的是,它離臨沂,比離開陽更近不少。

以常理而論,前日臨沂縣君派遣哨騎去開陽求援時,城還不曾被攻破。

所以開陽人得知的訊息應是被圍,如此情勢下,急於救火的開陽人也不敢耽擱,一旦大軍開拔,路上自然馬不停蹄緊趕而來。

到此地時,離臨沂已不遠了,除非其統帥太過大意更不知兵,否則很大可能會選擇暫時休整,恢復全軍氣力,再以一鼓作氣攻破圍困臨沂的賊人。

而對方一旦來此休整時,便是天軍突襲之時!

那時,則由自己帶領天罡部的一千人馬正面與對方相抗,天誅營和吳勝埋伏在旁,先按兵不動。

對方見自家人數處於劣勢,又是出名地戰力不堪的黃巾賊寇,便會正面迎敵。

待雙方形成了膠著狀態時,再讓吳勝帶領天誅營從後面夾擊,徹底堵死其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