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萬的大路一路前進,到第七日時,凜冬初至。

天色愈發陰沉起來,多日不見陽光。

隨著溫度的急劇下降,整個隊伍的行軍速度也出現了變化。

那是肉眼可見地變慢了!

嚴寒之下,受系統加持過的天軍士卒們都變得手腳遲滯不太靈活,何況後面那十多萬的流民?

隊伍的諸般變化落在眾人眼裡,神情各異。

如於禁等人,自是眼含憂色,更有一腦門的疑惑。

離開臨淄,已讓他們疑惑不解...

而選擇此時離開,更是難以接受..

這可是歲末冬關啊。

此時率領大軍長途跋涉?

如今預料中的情景,果然出現了。

且可以預見會愈發嚴峻!

人人面面相覷,心生顧慮。

.....

將兵的變化,被王政盡收眼底。

他也知道,冷兵器時代的大軍出動,幾乎沒人會選擇這等時節。

便如當日趁雨進攻臨淄一般,這是常識,也是常理。

要知即便是有地暖空調,羽絨棉衣的現代,尚且有人凍手生瘡,何況是如今這物資匱乏的古時?

更何況...

這是東漢末年的冬天...

真正的嚴冬。

因為此時,正值天朝歷史上的第二個小冰河期。

在天朝浩瀚的千年歷史上,小冰河期有據可查的只有四次。

首次出現,在殷商末年,直接成就了姜子牙興周八百年,周武王登臨至尊。

第三次則是唐末年間,於是出現五代十國,其後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乃有北宋。

至於第四次...

則是大明末年了。

最終的結果是異族肆虐,神州陸沉,天朝封建歷史上最後的一頁,放眼句句悲辱,滿紙奴言。

王政知道東漢末年的冬天不好過,也明白于禁等人言之有理...

但即便眾人紛紛勸誡,最終,還是堅持選擇了離開臨淄。

並在此時東進。

......

連連兵亂,青州各條官道早已不堪於行。

而此時天軍踏足的更是自西漢修建後便多年乏人管理的一條官道。

如今早已雜草叢生,顛簸不平。

一路盡是碎石坑窪。

隨著砰一聲響。

一輛吃力前進、滿載了輜重的大車猛地一沉,徹底趴窩般地不動了。

前面拉畜的民夫使勁半天,見毫無反應,扭頭蹲下,登時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