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平元年,即將入冬前,已是萬事俱備。

一大清早,大軍從臨淄的城門蜂擁而出。

王政帶領天誅營前行,吳勝、于禁分做兩翼,張饒、陳皎率部在後,民營隨同中軍。

人馬逐次開拔。

以如今的天軍兩萬多人的規模,本已是極為浩蕩了。

但是在他們之後的兩股隊伍,卻更為顯眼。

第二批出城的,是徐方、呂德,吳牛等人帶領的輜重大隊。

攻佔三座城池,從豪紳望族們搜刮而來的稻穀布匹等已足夠天軍消耗幾年。

但這般海量的輜重,要隨軍同行,所需要的貨車畜力也是同樣的驚人。

為此,出征前的這些日子,徐方近乎搬空了大半個臨淄,才湊齊足夠的貨車,和拉車的騾馬。

同樣,驅使輸送輜重的人力,也讓整個天輔營和民營全副上陣,才堪堪足夠。

作為目前王政的全部財產,他自然不敢有任何輕忽,直接安排了近半的二階輕騎兵在車隊的前後奔走,左右看護。

所以即便人數上不如,但陣勢場面上,後勤這邊卻是比天軍主力還要聲勢駭人。

落在城頭上的顏伏等人眼中,便是無數密密麻麻的黑點鋪滿了官道,從臨淄城下一直延伸到視線盡頭!

而隊伍的最後,卻是近十萬流民。

這一批人,這一次是出於自願,而非裹挾。

當將這幾月來的收穫清點統計完畢後,王政發現了一個幸福的煩惱。

搶的太多了...

天軍的全部人數固然不少,但是這次的戰略轉移,依然可以預見有不少仗要打啊。

隊伍主力的戰鬥力必須保持。

所以,天軍的運輸能力是有上限的。

而堆滿臨淄貨倉的紫宗..已超出了這個上限不少了。

所以在臨淄最後一段時日裡,王政難得慷慨了起來,將多出的糧食布匹發放給那些為攻陷臨淄也出力過的流民們。

那些留下來的流民,起碼足夠他們捱過今年的冬天了。

至於後面,那隻能看未來的臨淄郡守和其勢力君主了。

而出乎他意料的是,當他大舉起拔前的幾日,卻有不少流民中的老者跑來懇求,想要繼續跟隨大軍走。

這令他啼笑皆非。

或者,人真的是一種善忘的動物。

不過是略施恩惠,竟導致不少人忘記了之前的仇怨,更對王政和其軍隊生出不少好感。

於是便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哪怕在這樣一個即將入冬的時候出城,幾十萬流民裡竟然仍超過了1/3的比例主動加入了隊伍。

對此,王政不忍拒絕,也沒必要拒絕。

徐州被曹操屠戮後本就缺人,既然他們願意跟著我...

那就儘管跟著吧。

足足用了整整大半天的時間,這支隊伍終於完全啟動,緩緩消失在了城頭上眾人眼中。

見人人俱是面露喜色,彈冠相慶,顏伏搖了搖頭,卻覺得心中五味交雜。

是啊。臨淄又回到了他們這些士族的手裡。

這本該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但王政這豎子對臨淄這般棄如敝履的態度,讓顏伏感覺不是滋味。

還有主動送出的那對姐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