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洞庭(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備與徐庶商議之時,正是王政率軍渡江第七日。
關羽的突然出現,出乎王政的意料之外,出於某種考量,他並沒有立刻出戰與其鬥將,反而隱忍不發,這讓長江北面的江陵地區,攻守雙方進入了對峙的階段。
但在長江南面,荊、揚兩軍的爭鬥,卻已進入了白熱化的狀態。
武陵郡的東面,洞庭湖。
洞庭湖在春秋戰國時本叫雲夢,夢在楚地方言中便為「湖泊「之意,所謂雲夢,便是指如雲層一般縹緲浩瀚的大湖,到了戰國後期,由於泥沙的沉積,雲夢分為南北兩部,長江以北成為沼澤地帶,長江以南還保持一片浩瀚的大湖,於是便衍生出兩個新的名詞,一個是雲夢澤,一個便是洞庭湖。
但即便一分為二,它依舊是神州境內第二大的淡水湖,上臨長江四處港口,下接湘江、梓江、沅江、灕江和汨羅江,最寬處足有數十餘里,時人有云:洞庭八百里,玉盤盛水銀。
洞庭湖成狹長形,放眼望去浩浩蕩蕩,一碧萬頃,陽光下的湖面波光粼粼,仿若浮光流金,遠近群山環列拱屹,當真是縹緲嶸崢,巍乎大觀。
在湖的南面有處小島,名叫鼎口,正位於沅江與洞庭的交界位置,千年之後,南宋名將岳飛平定湖南義軍楊麼之亂(有種說法說這次平亂是岳飛這位英雄一生中的唯一汙點),便是從此處進入的洞庭湖。
島上林木茂盛,蔥蔥郁郁,樹影倒映水中,隨波擴散,低窪處蘆葦、蒿蓬叢生,無數野生禽鳥浮在這裡,戲水啄食,不過總會時不時地舉起長長的脖頸,左右轉動,機警地望向遠方。
它們望向的那裡,遠離湖岸,不久之前剛剛扎建起了許多的營地,從高處俯瞰,可以看到這塊連綿數里的營地又分為了兩個部分。一個部分較大,在下方;一個部分較小,在上方。兩個部分間隔一條溪水而望,較大部分的中軍豎有一面「黃」字將旗;而較小部分則是一面「王」字將旗。
兩處營寨雖然都不算小,卻都很是安靜,即使有士卒列隊出入,聲音也不太大,但即便如此,步卒無論巡營或是操練,依舊橫溢著沙場肅殺之氣,將初夏的和熙衝得一乾二淨,便是那些靈智未開的禽鳥,似乎也知道危險,不敢從這裡的上空飛過。
這裡正是徐州軍黃忠部的駐地。
洞庭湖方圓八百里,橫跨楚地十數個縣邑,其中便有臨湘,臨沅以及漢壽,所以可說是雲集了敵我雙方數萬人的大軍,並且各部軍馬你中我有我,我中有你,已經形成了犬牙交錯之勢,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正謂此也。
但洞庭湖這邊的戰事其實影響的不止是這裡,甚至還決定了江陵王政部的成敗,乃至生死存亡!
徐方兵臨沅城下,本就是聲東擊西的佯攻,只要能把漢壽的文聘軍牽扯住便算是大功告成,甚至不用全部,臨沅同樣是一處要鎮,只要徐方留在城下,文聘便要考量既要「顧此」也不能「失彼」,勢必不敢傾巢而出,這其實便等於給王政分擔了一部分壓力。
但黃忠這邊卻是不同,他的任務是從洞庭湖這邊繞過漢壽去取作唐這處咽喉要道,來阻截文聘軍回援江陵之路,這是真刀實槍的正面作戰,甚至可能不止一場惡戰,攻的下城方算成功,攔得住人才是勝利,若論重要性,這裡才是重中之重。
也正是因此,王政離開南昌前就已令下邳再行派兵奔赴前線,而最新趕至的王熊部所要增援的也正是黃忠部。
此時的帥帳之中。
昨日剛到的王熊拿出才從臨湘得到的一封軍報,一邊遞給黃忠,一邊急切說道:「黃將軍,這是魏延校尉剛剛送來的緊急軍文,荊州軍歸心似箭,鋒芒甚銳,不僅將臨沅那邊的軍馬抽回不少,更開始對
羅縣發動了猛烈攻勢,從早上一直打到入夜,要不是周泰部聞訊前去馳援,恐怕魏延校尉未必能支撐下去...」
「敵人如此行徑,分明是想要截斷將軍的退路,文聘軍看來已準備大舉回援江陵,情勢緊急,末將今日前來,正是想與黃將軍商議此事,該如何應對?」
「放心,羅縣那處雖只有數千兵馬,但以文長之能,必能堅守城池。」
相比王熊的失態,黃忠倒是神情平靜,只是擺手說道:「這件事,還有什麼可議的?咱們作為臣子的,豈能坐視主公陷入險境,如今之計,自當遣軍渡河,立刻拿下作唐,替主公擋住文聘軍!」
聽到這話,王熊面色稍緩,他原本對黃忠的印象不錯,畢竟兩漢風氣尚武,黃忠這等勇武過人的萬人敵在軍中自然更易得人敬重,只不過王熊到底也是青州老卒的出身,早先六安之戰時,黃忠與吳勝結下了樑子,從此交惡,既然如此,王熊對於黃忠的觀感便也有了變化。
但王熊也是入了騎砍系統的,既有軍令示下,王熊自然便會全力以赴,尤其在如今臨對強敵、戰情緊急的形勢下,他當然不會因為因為私人的喜惡去誤王政的大事,聽到黃忠這話,立刻便認真與之商討起來,「黃將軍所言不錯,俺也是這般想的,我軍渡湖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只不過俺昨日思前想後,卻有兩大顧慮。」
「哦?」黃忠側目問道:「什麼顧慮?」
「其一,洞庭湖這等大湖本就水流湍急,加之入夏以來下了幾場大雨,水面又漲了很多,你之前徵集的那些船隻,其中不少小型的不宜乘坐,這樣的情況,你我兩部不宜同時過湖,須得先選一部先行。」
「唔...」黃忠摸著唇下短鬚,思忖片刻,卻是不置可否,只是問道:「第二個顧慮又是什麼?」
「黃將軍莫要忘了,我軍兵卒大多皆是北人,會弄水的不多,」王熊道:「雖說有漁民可以徵用,但若是風聲走漏,對岸的敵軍提前得訊,早做了防備,恐怕我軍想要順利地上岸不會太容易。」
「俺以為是什麼呢?」卻見黃忠哈哈一笑,擺手說道:「這兩個問題在俺看來,都可迎刃可解,不足為慮。」
王熊一怔,隨即問道:「此話怎講?」
「你也莫要忘了,咱們也非孤軍奮戰。」黃忠笑了笑道:「渡湖之前,直接去給魏延和周泰兩位回書,請他們在羅縣和臨湘發起一次反攻,將敵軍的注意力吸引過去,如此一來,敵人只顧著應對南面和西面的攻勢,定不會有備後方,我軍趁夜渡湖,順利上岸,豈非輕而易舉嗎?」
「再說你的第一個顧慮,這個更不消說,分別渡湖沒有問題,至於這次序麼...」
黃忠似笑非笑地看了眼王熊,淡淡地道:「王校尉乃為援助我部而來,自當本將率部先行,為你們探一探對岸湖水的深淺才是。」
王熊的兩個顧慮,其實可以一分為二。
第二個顧慮的確是有道理的,所以黃忠也立刻給予了明確的解決方案,至於第一個麼,在黃忠看來,實為抱有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