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劉璋自己呢,卻是孤家寡人,手下沒有一兵一卒,手上更是沒有半點實權,似乎一陣風就可以把他從屁股下的王座吹走。

那麼最後劉璋是怎麼絕地反擊的呢,便是先透過一些手段,將益州豪強和東州豪強的首腦,趙韙和龐羲調出成都,他則趁這個功夫提拔了大量的文武官員,其中文官代表便是張肅張松兄弟,而武將代表便是嚴顏,張任以及程畿。

其中嚴顏能力最強,表現也最為出色,上任不久便讓整個巴郡都徹底投向劉璋,並與趙韙、龐羲、張魯等豪強勢力互相牽制,給了劉璋更多的時間去做工作,一方面拉攏安撫益州派,又對東州派這等外量勢力盡量予以約束,不讓他們為所欲為,並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有了自己的勢力,也建立起了威信。

劉璋的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不僅讓之前反對他的張魯等人大跌眼鏡,連擁立他的趙韙,龐羲倒等人也是瞠目結舌。

本來擁立你的目的,便是覺得你懦弱無能,這樣方便讓我們的勢力做大,卻想不到你小子是在扮豬吃老虎啊?

龐羲倒還好,大不了服軟就是,畢竟他與劉璋是通家之好,他女兒也嫁給了劉璋的長子劉循,一家人好說話,於是他誠懇的向劉璋謝罪,最終得到了寬宥。

而趙韙可就受不了了,要知道他可是真正的元老,十幾年前劉焉決定入川時,時任太倉令的趙韙便棄官相隨,後來又擁立劉璋,平定沈彌、甘寧的叛亂,可以說是居功至偉。

結果如今竟然被放到巴東邊境,諸多掣肘,啥也幹不了,漸漸被邊緣化了

於是在原本的歷史上,三年後的趙韙聯合豪強,起兵反叛,蜀郡、廣漢、犍為等地紛紛響應,勢力甚盛,但此時劉璋根基穩固,氣候已成,滿懷不甘的趙韙最終還是落了個兵敗身亡的下場。

雖然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但從隻言片語便能看出,劉璋雖然性格懦弱,卻並非無能之輩。

“原來是嚴顏太守。”

魯肅做足了功課,自然知道此人在劉璋麾下的地位和重要性,登時神情一肅,再次躬身下拜,行了大禮。

劉璋訝然問道:“尊使為何忽然又行此大禮?”

“為州牧賀。”

“賀我何事?”

“州牧有此賢臣,何愁功業不成?嚴顏太守的分析,當真是一語中的,明智之至,在下想說的話,也就是如此而已了。”

“州牧若願納之之,則試看明日之域中,究竟誰家天下!今時雖有袁紹北地稱雄,曹操竊據天子,但如用此策,則海內英雄,自此惟州牧與吾主耳!”

劉璋微微一笑,卻沒有立刻回答,這時一旁的法正問道:“荊州劉氏數犯吾主,若是時機成熟,我家主公自然願意大兵悉起,洗盪荊州,以雪此恨,與厲陽侯聯手倒也不是不可以,今觀厲陽侯來書,上有“共匡漢室,同整山河”之句。卻是請問尊使,這兩句話是何意思?”

這是開始直接切入到談條件的話題了,魯肅心中大定,知道劉璋出軍已然基本成為定事,不過,卻還是不敢掉以輕心。

因為越是談到關鍵處時,利益相關便是越大,若這時候說錯隻言片語,乃至失去主動,便可能令自家主公損失山川千里,城池無數,當下凝神靜氣,笑吟吟道:“我家主公的意思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共匡漢室,自然是待平定荊州之後,你我兩家攜手北上,克復許都,逢迎天子,南陽便為來日王都首府,除此地外,荊襄尚有六郡,同整山河,便按遠近各分一半如何?”

“遠近各分一半?”

法正問道:“言下之意,是揚州得長沙、江夏和南郡,我益州得武陵,零陵和桂陽?”

“正是。”魯肅點了點頭,剛要說話,卻聽一旁的張松突然哈哈大笑,旋即森然說道:“魯尊使欺我益州無人邪?”

“別駕緣何出此言?”

“按遠近各分一半?”張松冷笑連連:“荊南三郡,如何能與荊北三郡相提並論,魯尊使莫不真以為我等偏居一偶,便是絲毫不知天下之事嗎?”

荊州雖有七郡,但無論人口還是蔡府,確實大半都集中在荊州北部,除了位居東漢第一大郡的南陽,實力最強的便是首府所在的南郡和長沙了,所以若真是這樣分配的話,益州實際上最多分到荊州的兩成精華(南陽一郡便佔了荊州人口的2/5),所以張松故有此言。

雖被對方點破,魯肅卻是面不改色:“那依張別駕之見,該如何是好?”

“我益州精銳出關,助厲陽侯攻克荊州,奪取南郡和江夏,除荊南三郡之外,南郡西面的巫縣、遞迴,夷陵,枝江,以及江陵則為我有。”

張松沉聲道:“南郡共有一十七城,我益州只要其中三分之一不到的城池,並不為過。”頓了頓又道:“既是守望相助,待平定荊州後,厲陽侯應當出兵入關,再助我家主公討伐張魯,平定漢中。”

聽到這話,魯肅怫然變色,張松所說的這五座城池恰好便是一條臨江通道,戰略位置極為重要,怎可拱手讓人,“其他不說,我軍如今正在攻打江陵,圍城已有多日,眼見便要攻下,若是拱手貴方,如何面對那些死傷計程車卒,張別駕此言差矣。”

“這不是還沒攻下嗎?”

眼看堂上又要演變成為“唇槍舌劍”,法正大笑起身,拂袖說道:“口舌之爭,毫無益處,依在下之意,譬如南郡江陵,若是我軍出兵之後,厲陽侯猶自未取,那便是你我雙方合力攻取,誰先入城,便為誰有如何?”

說著側目魯肅問道:“魯尊使以為如何?”

誰打下來的歸誰所有,倒是合情合理,魯肅思忖片刻,點了點頭,表示沒有異議。

法正又轉身對劉璋拱手道:“主公以為如何?”

“便依孝直之言。”

劉璋沉吟片刻,亦是微微頷首,對著魯肅說道:“請尊使即便動身,回報厲陽侯,五日之內,我益州必然會出軍荊州,助戰江陵!”

“至若同整山河,先得者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