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徐庶(第1/2頁)
章節報錯
津鄉縣尉郝紀本有主動出擊之心,聽聞敵軍將至,當即拍桉而起:“一千騎兵說少不少,說多卻也不多,不過津鄉周邊皆是平原,無險可恃,若任由他們兵臨城下,擺開陣勢,馳騁衝鋒,很容易便會迫擊城門,此大不利也!”
“我意先派遣一路人馬,列軍城外,先阻擋賊軍一陣,諸君以為如何?”
帳內眾將皆無異議,郝紀沉吟片刻,又道,“只列陣阻擋還是不夠。還須得另遣一軍,繞出營後,埋伏邊側密林。若是賊軍勢銳,列陣難以阻攔,便從邊上殺出,以為‘奇兵’。”
計議已定,當即下令:“各部分別出營,或為列陣,或為‘奇兵’,吾當自領中軍,待爾等擾亂賊軍陣後,便鼓譟殺出破敵!”
郝紀這名字若是傳入王政耳中,估摸著又會落得一個“無名小卒”的評價,但是他雖名不經傳,更只是區區一位縣尉,其實卻是將門之後,算是知兵之將。
若是一般庸才,在敵騎來襲、後援未到的形勢下,也許就會選擇龜縮城內,固守城池,這法子雖然穩妥,但卻是在一開始便將主動權讓給了敵人。
且不僅是津鄉這座外城,包括江陵這座南郡重鎮的四周,都是空空曠曠,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形,城牆再高,終究不是襄陽、彭城那種適合固守的雄關,這也是郝紀獲悉敵情後當機立斷,決定主動迎擊的重要原因。
兵法有云:凡將正而無奇,則守將也;奇而無正,則鬥將也。奇正皆用,則國之輔也,郝紀這一番應對,雖是倉促排程,但“正奇”皆有。端得可見其能,如果能破敵獲勝,則能振奮軍心,當是大功一件,即便失利也無妨,完全可以再退入城中,重新選擇固守待援。
軍令既下,津鄉軍上下皆動。
對於騎兵而言,平原正是最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地形,在這樣的戰場,任何兵種與其正面交戰,都是要上大虧的,步卒更是首當其衝,劣勢明顯。
既然明知用步敵騎會被先天剋制,那麼為將者們自然會想盡辦法進行對抗乃至反剋制,西方的槍陣便是其中典型,而天朝的西漢名將衛青,卻想出了另一種辦法,便是車陣!
元狩四年(前119年),彼時漢朝已相繼消滅了匈奴的右賢王、渾邪王、休屠王等勢力,基本解除了敵人對於首都長安的威脅,但匈奴單于本部依然擁有相當強大的實力,於是漢武帝便決心再次發動一場大戰,由衛青和霍去病各自統帥,分東西兩路深入漠北,徹底消滅匈奴。
這便是大名鼎鼎的“漠北之戰”。
當其時也,衛青行千餘里,穿過大漠,與早已佈陣的單于本部接戰,便是先以武剛車(兵車)環繞為營,步卒列陣並前,在平原地形抵禦了匈奴騎兵足足一天一夜後,再趁勢以五千騎兵從兩翼圍殲敵軍,將匈奴軍徹底擊潰,單于遁逃。
這是天朝歷史上記載的大規模戰役中,步卒第一次正面對抗騎兵的成功桉例,也讓所有人都知道了,只要應對有法,藉助外物便可抵擋騎兵的衝撞,拖滯他們的機動力,那麼步卒便完全不懼騎兵。
後面東晉名將檀道濟的函陣,以及宋武帝劉裕伐燕時用的卻月陣,便皆是由車陣演變而來。
在郝紀的軍令下,津鄉軍計程車卒們把輜重車等外物悉數推出,在城外組成環形,佈列營外,又在輜重車的前邊安置拒馬,並灑下許多的鐵蒺梨,在吳牛部迫近之前,車陣已然布好。
】
第一支出城列陣的總計四百人,一百盾牌手,一百長槍手,兩百弓箭手,盾牌手在最前邊,緊挨重車的內側;次之為長槍手,皆用腳抵住槍尾,把長槍從盾牌上專門留下的槍口處放出,遠望就如一個刺蝟;再次之是弓箭手,在最裡邊,兩百個弓箭手分作四列,等到敵至,就輪番射箭,還有幾座投石機,也都盡數搬出城外,放在了車陣的後邊,作為支援。
郝紀又令城中人馬悉數偃旗息鼓,無論人馬禁止出聲,沒過多久,偌大的城池登時鴉雀無聲。
當吳牛率部趕至城下之時,卻是看到了這樣的一幕...
但見城外立起了一道各種兵車組成的方營,車陣之後隱約可見人影幢幢,略一打眼起碼也有數百之數,陣左十里外是一片澤水,陽光下泛著點點波紋,陣右五里外則是一片不大的密林,有群鳥驚飛,頗為異樣。
“這守將莫非是傻?”吳牛有些納悶:“竟放棄城池,主動把這麼多人擺在城外,莫不是準備與我軍野戰?”
正在這時,前方車陣中一個武將遠遠呼道:“來將誰人,報上名來!”
“乃公青州吳牛是也!”吳牛提刀單騎而出,“乃徐州牧麾下天軍度支校尉!”
“爾主亦為漢臣,為何無故來犯我境,如此行徑,豈非亂臣賊子?須知我荊州沃野,今有良將千員,勝兵百萬,奉勸爾等切勿助紂為虐,否則命喪此地,悔之晚矣!”
“哈哈,真是賊喊捉賊,若說無故犯境,也是你們先做的!”
吳牛冷笑著道:“豫章自古乃揚州之郡,你們的州牧劉琮卻扇動豫章太守華歆興兵作亂,割據自立,如此倒行逆施,天下人無不齒冷,誰不側目?”
“荒謬,華歆與爾等交戰時,我家州牧甚至尚未繼位,何來扇動一說?”
兩人唇槍舌劍了片刻,那武將受了郝紀交代,有心拖延時間,越說聲音越是響亮,反觀吳牛卻是漸覺詞窮,惱羞成怒,直接拔刀嚷道:“任多廢話,誰是賊子,誰是王師,嘴上爭有何用,且在戰場上見分曉!”
返回陣中,對左右道:“我軍遠道而來,雖是勢如破竹,既破孱陵,又敗敵軍,但俺本也沒有多少把握拿下津鄉這座大城...”
“卻沒想到敵人舍長拿短,竟然分軍出城,欲與我軍野戰,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各位兄弟,戰機已至,滅敵破城,當此時也!誰與俺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