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這豎子什麼情況?(第1/3頁)
章節報錯
冀州、自光武復漢以來,便是北地第一大州。
而到了如今的東漢末年,單論經濟和人口這兩個硬性指標,它儼然可以將字首改為整個大漢天下了。
之所以能取代中原豫州獲得這樣的地位,一方面是除了第一次黃巾起義外,冀州境內較少受到過戰火的波及,兵鋒的摧殘,另一方面,也是袁紹取代韓馥以後的治理上,的確是可圈可點,功不可沒。
也正是因此,袁紹在冀州是真正意義上獲得了幾乎所有的「人心」,如果說士紳望族是衝著汝南袁氏的背景的話,那普通百姓就真的是因為袁紹個人的政績了,因為袁紹確實讓他們吃飽了,也穿暖了。
所以當聽說這位人帥心善的「青天大老爺」竟然遭遇到兇徒刺殺時,整個冀州在一開始的震驚之後,立刻便陷入了群情憤慨的狀態。
這甚至導致他們一反常態,即便鄴城突然禁止出入,更有無數甲士出現在了大街小巷,對任何可疑的人物甚至是家宅進行盤查,打亂了大部分人原本安穩平淡的節奏時,竟然並沒有引起多大的民怨。
「軍爺儘管查吧。」
一個在短短一段路程裡便受到了四次盤問的鄉漢沒有任何的煩躁和不滿,只是忿忿不平地道:「只要能儘快查出誰是主謀就好!」
聽到這話,審查的軍官先是一怔,旋即微微一笑,重重點了點頭。
百姓們能有這樣的反應,說明他們同仇敵愾,而能有這樣的結果,也證明自家將軍是真的獲得了冀州人民發自內心的愛戴,他亦是與有榮焉。
想到這裡,那軍官心中一動,突然問道:「如果查出幕後主使是其他地方的諸侯,比如...那個割據南邊的徐州牧王政,抑或是如今的天子重臣曹操,你覺得咱們應該如何?」
「立刻發兵討伐!」
鄉漢一臉認真,斬釘截鐵地回答道:「州牧老爺的尊嚴與安危不容許有任何冒犯!」
「不管是誰,如果敢於冒犯州牧老爺,必須施與嚴懲!」
「軍爺你們不用擔心剛打完幽州缺糧什麼的,俺和許多鄉親們都願把家裡的糧食,甚至是所有財產上交支援朝廷,也在所不惜!」
民心可用啊...
凝視著那個鄉漢遠去的背影,軍官暗自感慨地想到。
販夫走卒都能有這樣的覺悟,其他的一些士族豪紳自然不敢落後,不僅在被搜查時十分的配合,亦是慷慨激昂,紛紛做出相同的表態。
當然,是被形勢所迫,還是出於真心,就不好說了。
如此種種類似的一幕,不斷的發生,甚至不僅是鄴城,連冀州的其他九郡百邑亦有上演。
而當這些資訊被冀州軍和間軍司反饋給了朝堂諸公之時,所有人幾乎是下意識地得出了相同的判斷。
這般看來,主公被刺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成了一件大好事...
因為此事,接下來冀州軍但凡有對外的軍事行動,不僅有了一個非常好的理由,可以師出有名之外,更可以讓三軍奮勇,將卒效死啊!
聖人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是什麼?
這就是人和!
原本我冀州虎賁便是冠絕當今,並世無雙的強軍,如今再有人和相濟,天下諸侯,誰人還是抗手?
第一謀主田豐更是立刻便想對袁紹提出進諫,既得人和,形勢大好,是否應該考慮先拋開曹操這等「小敵」,咱們先解決另一個勢力更強,更有可能阻礙主公霸業的勁敵呢?
不得不說,田豐這個想法倒是頗為符合朱元璋「取天下先強後弱」的戰略規劃,可惜他的主公不是朱元璋,未必會聽從,
甚至別說聽了,田豐這次甚至連袁紹的面都沒有見到。
因為他興匆匆地到了大將軍府,便被管事告知了一件事。
主公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