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謀士夢(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管王政有沒有其他的情報渠道,單憑他的這些分析,不僅將最可能的真兇推測出來,甚至還把對方的心思猜出大半,糜芳自問遠不及也,他不由欽佩的看向了這位年輕的州牧,愈發堅信自家當初的選擇才是對的!
大哥,從小到大,次次都是你來做主,也次次證明你是對的,但這一次...
我才是對的!
因為我為糜家選擇了天命之主!
他這邊思緒萬千,王政卻沒有留意,或許是聊八卦聊上癮了,說了半天仍自意猶未盡,很是亢奮地繼續分析道:「其實還有一種可能!」
「如果真是內賊所為,袁譚為幕後主使的可能性為五分,子方可知,另外五分是何人也?」
還有何人?
按照王政的說法,其實這個人基本也就是袁尚了,但糜芳商賈出身,也是個精明人物,若是答案這麼簡單,王政豈會這般詢問,他這時腦中靈光一閃,突然想到了另一個可能。
正要開口,突然反應過來,王政此時明顯是談性大發,如何配合才算識趣呢,當即故作不知,反而刻意說道:「主公是說袁尚嗎?也擺一個局中局,意欲讓袁紹猜忌袁譚?」
「不然不然。」
王政高深莫測地笑了笑,望向糜芳擺了擺手:「行刺案發生在袁熙府上,即便不是其所為,也有失察之職,若為陷害袁譚,一旦日後讓袁熙知曉,卻也會和其反目成仇,傷了敵人,卻也折了盟友,這豈非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智者所不為也。」
「那主公是說?」
「如果內賊不是袁譚的話...」王政自信滿滿地道:「那就是隻能是袁熙了。」
「此子自導自演,自己誣陷自己!」
袁紹能有今日基業,必然不是蠢人,無論一開始的證據指向了誰,他都不會輕易相信,多半都會覺得這第一個浮出水面的「幕後主使」乃是受人栽贓,也同樣會想到,此人既被栽贓,那麼誰會是得利者?
如果是一開始各方面的證據都指向袁熙,那他必然是被栽贓,受利者也就只可能是在自己的另外兩個兒子,袁譚和袁尚之間了!
而最好的結果,就是袁紹始終查不出到底是袁譚所為,還是袁尚所為,如此一來,對這兩個兒子都會生出猜忌之心,袁熙反而會成為最大的贏家。
「主公明見萬里!」
這一次糜芳終於把臺詞說完了,他一臉敬佩的道:「若真是袁熙所為,此計的確甚為巧妙,可謂一開始就講自己從可能的嫌疑人中摘了出來」
「臣愚鈍,若非主公提點,實在難以撥開這等重重迷霧,窺見天日真相。」
「哈哈哈。」
對於糜芳的這個馬屁,王政十分
受用,相比武勇,其實他一直更想要在別人面前展示自家的「聰明才智」。
甚至王政的喜戰,好戰,也一直是指戰場爭鋒,而非單挑鬥將,為何?
因為個人武勇這塊無論多麼高強,都非他自家練就而成,既然不是自己的能耐,別說贏了孫策,張飛了,就是勝了呂布又如何?
說白了都是系統的本事,也正是因此,王政從沒有在這方面沾沾自喜過。
但頭腦這塊就不同了,雖然穿越之初「出師不利」,但王政感覺在自家的堅持之下,近年來他這方面的表現已經越來越出色了。
你看這次,我遠在千里之外,不都把鄴城的這點事情給分析了個明白明白,清清楚楚了嘛?袁本初這當事人現在估計都還茫然不知吧?
這等表現,就不說是神機妙算,算無遺策,起碼也是個知微見著,運籌帷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