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奪嫡(第2/3頁)
章節報錯
“老子和他一起長大,還不知道他那點鬼心思!若是尊重本將,為何本將上書朝廷,請小皇帝遷都鄄城,不僅未得允准,還遭到了一番訓斥...”
“這到底是皇帝的意思,還是他曹阿瞞的主意?他當本將看不出來嗎?”
說到這裡,袁紹冷笑連連,“嘿,有了皇帝在手,都敢對本將呼呼喝喝了,好哇,好得很哪。”
他這邊越說越是火大,但一旁的逄紀聽著聽著,反而放下心來,暗自鬆了口氣。
逄紀和袁紹相識多年,自然清楚對方是什麼心性。
若是真的發現了什麼端倪,反而不該是這個表現,這更像是他此時心中痛恨曹操遠甚王政,故而下意識地便希望行刺的幕後真兇,是前者而非後者...
也正是因為了解袁紹,逄紀便知道如今最好的應對,不是提曹操解釋分辨,而是立刻扯開話題,“到底誰是幕後主使,主公,依臣之見,若能擒住那個管事,自可真相大白!”
“如今時間過去的不久,此獠想必尚未離開冀州,要不要發下海捕公文,全境抓捕?”
袁紹有些不滿瞥了眼逄紀,你小子怎麼年紀越大,越沒眼力勁啊,既不出言附和,也不讓老子罵個痛快?
不過逄紀說的是正事,他也不好多說什麼,便意興闌珊地擺了擺手:“嗯,這事你去辦吧,若能抓住這個管事,自是最好。”
“要是人手不夠,去直接找田豐幫著抽調一些軍中好手。”
“諾!”
眼見袁紹神情懨懨,逄紀很是識趣,便躬身行禮,主動退了下去。還沒等走太遠,就隱隱聽到袁紹在吩咐侍從:“明日若是二公子求見,就說本將身體不適...”
主公身體不適?
逄紀心念電轉,距離行刺到現在已經快兩日了,當時都沒事,怎麼可能現在才感到不適?
明日,那正好過了新婚之期,按禮制袁熙應會帶著新婦甄宓來拜見袁紹和大夫人吧?這都不願見了?
看來這次的行刺,讓主公對袁熙很是不滿啊...
想到這裡,逄紀心中一動,面上露出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
即便袁紹自家覺得此事有損顏面,在遇刺當日便嚴令禁止訊息散播,但既然能在鄴城這邊引發了軒然大波,那自然也瞞不過天下人了。
畢竟王政的壽春,曹操的許縣都能遍佈各方暗探,袁紹的鄴城自然也會受到相同的待遇,而既然各方勢力都有自家的情報渠道,想要瞞是不可能瞞的住的。
於是隨著時間繼續的推移,沒過多久,天下諸侯也都得知了此事。
不過大部分的勢力和地方官員,只知道間軍司和冀州官署公開的部分:如女刺客刺殺失敗後被抓、但提前服毒自盡,袁紹安然無恙等等。
至於更深入的內幕,如刺客疑似貫日門的出身,同謀的管事是青州齊郡人這些訊息,卻都暫時還沒有外傳,畢竟知道的人本就不多,要是洩密很容易就被袁紹查出來源。
所以當遠在壽春的王政收到這份情報的那一刻,壓根都不知道,若不是曹操拉仇恨拉的太足,袁紹的心胸又過於狹隘的話,那麼恐怕此時他都要成為“第一嫌疑人”了。
也正是如此,王政此時的心態更像是看熱鬧的吃瓜群眾一般,收到情報的那一刻,別的諸侯,乃至文武官員第一時間的關注點,大抵都是“袁紹死了沒有?”,而王政的腦海裡冒出的卻是一連串的問號...
啥?
袁紹被人行刺了?
或許其他人也會驚訝,但他們的驚訝與王政卻是有著本質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