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誰洩露的?(第2/3頁)
章節報錯
「奉孝有何高見?」
王政看了眼郭嘉,臉上閃過一絲笑意,說起來當初他對這位鬼才也是威逼利誘,無所不用其極,方才降服此人,而郭嘉入帳後屢獻奇計,功勳昭著,也證明了他當初的那些苦心籌謀是值得的。
也正是有此先例,王政才會對周瑜展示了難得的好耐心和好脾氣。
「煩請主公鋪開地圖。」
待王政展開之後,郭嘉一臉自信地上前指點著道:「兩處大郡,其實可分為三個防區...」
剛與郭嘉、糜芳兩人討論完來日大戰的準備方略,忽然門外有侍衛來報:「稟將軍,前方訊息,冀州軍已進入城外百里。」
此時前線戰事已經接近了掃尾階段,徐州軍固然還要留下掃清餘孽,冀州的客軍已是準備功成身退了,而王政目前正想著法子對袁紹拋媚眼呢,自然不會錯過這等機會,便讓魏延傳話,讓蔣奇先來壽春參加慶功宴後,再行返回臨淄。
......
不久之後,王政即與揚州刺史張昭、並徐方等將親自出郊相迎,接住蔣奇等人,安排了他們隨行所帶來計程車卒,攜手入城。
回入城中,入得舊楚王宮內,主客皆是落座。
王政拿眼觀瞧,冀州軍這些年來亦是戰事不斷,這幾位將領當真是面黑如鐵,手糙如刺,盡是風霜之色。一看都是長期征戰在外。
想到這裡,他不由溫言慰問道:「此番諸位跋山涉水,來助我揚州軍民掃清賊寇,實是高義,本將深感厚意。」
明明再普通不過的一句客套話,在說服天賦和高魅力下,卻產生了不同凡響的效果,讓蔣奇和另外幾名冀州將官同時覺得心中一暖,原本因文丑而對王政生出的芥蒂不說煙消雲散,也突然便去了大半。
尤其是蔣奇,他是最早跟隨袁紹的將領之一,與文丑雖說沒什麼私交,畢竟也算做了幾年的袍澤,對王政這個「殺人兇手」自然沒有多少好感,若非少將軍袁譚的將領,蔣奇怎麼可能會來相助與他?
本來也是如此,冀州軍此番參戰,和王政口中的什麼「高義」,「厚意」全不沾邊,說白了不過是一支軍隊和一枚玉璽之間的交易罷了。
但耳目不如見面,蔣奇也不知為何,明明和王政不過初見,卻有一見如故的感覺,只覺眼前的少年越看越是順眼,那張平平無奇的臉龐盡是真摯和善意,不由自主便接住王政的話風,笑著說道:「州牧言重了,其實咱們也沒出多少力氣
,這次幾次大戰,乃至攻堅,還是以貴軍為主。」
說到這裡,蔣奇感慨著道:「俺早就聽過王州牧的大名,拔於草莽,數年間執干戈暴露於野,鬥強敵功勳顯赫,真可謂少年英雄,我家少將軍雖曾與州牧有過對壘,私下卻也甚為欽佩,多次曾與俺等言說,對王州牧的治軍,用兵之能讚不絕口。」
「蔣將軍何必如此自謙?」王政微微一笑道:「冀州強弩,威震天下,誰人不知?」
以他如今的身份,再加上系統的天賦技能和高魅力,若要刻意結好某人,基本是一拿一個準,不過酒過三巡,已和蔣奇等人打成一團,以兄弟相稱了。
想必這些人返回臨淄之後,便是不在袁譚面前說自己的好話,也不會說什麼壞話了吧?
目送一群人踉踉蹌蹌的身影遠去,王政暗自思忖,想了想,又對著糜芳吩咐道:「去準備些禮物送與他們。」
「諾!」
......
次日,王政又再次宴請蔣奇等人,幾番熱情籠絡之下,效果果然不凡,甚至有那麼一瞬間,透明方框都彈出了蔣奇的入隊申請...
雖然一晃即逝,沒有給王政一個安插「臥底」的機會,但也證明了火候足夠了,王政當即不再挽留,任由他們返回臨淄。
同時召見諸將,把擬定的作戰方略詳細地與他們說了,軍情如火,早開始預備一日,待戰事起時,便會多一分勝算。
冀州人才走不久,數日後的夜裡,一封密保從荊州傳來,糜芳看完後立刻策馬向著王宮而去,雖然夜色已深,卻還是堅持請侍衛叫起了王政。
仗著體質過人,這段時間因為奉戰,自己又未曾親臨指揮,王政掛念之下基本睡的很晚,或者乾脆通曉不眠,難得如今勝負已分,剛想要好好補眠一番,結果竟被糜芳擾醒,說實話是有點不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