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盤算之際,另一邊的吳縣戰事也已進入了尾聲。

在徐州軍連綿不斷的攻勢之下,至第十日時,吳縣那道沉重堅固的大門再也抵擋不住,被攻城錘撞個粉碎。

看到這一幕,營寨前發出了震天的歡呼,魯肅等人更是擊掌相慶,雀躍不已。

唯有周瑜面色木然,臉上看不出任何打了勝仗之後該有的喜悅,想到前方這座城池乃是孫策的家鄉,他的心中有著說不出的滋味。

碎木四濺之時,城頭上的石塊和箭雨也一下子變的稀疏下來,看來守軍們也明白大勢已去,不再堅持了。

隨著先鋒人馬推開了城門,所有徐州軍都向著城內發起了衝鋒,眼見黑壓壓的地軍如潮水般湧來,城內響起了絕望了哭叫聲,也不知是為了註定的失敗,還是襲來的死亡。

或許最多的還是害怕吧?

周瑜心中想著,即便這些兵卒們在守城時一個個表現的視死如歸,但當死亡馬上就要降臨時,他們還是難免驚慌失措。

這時魯肅策馬過來,興奮地叫道:“公瑾,城門已開,咱們也進城吧。”

“你隨他們去吧。”

周瑜雖然心情複雜,卻不想掃其他人的興,只是澹澹地道:“我就不去了,留在營寨這邊。”

魯肅聞言默然了片刻,看了眼左右,眼見古劍等人皆已策馬向前,旋即靠近周瑜,壓低聲音說道:“公瑾,你最好還是進城吧。”

周瑜勐扭過頭,冷冷地看了魯肅一眼,沉聲說道:“子敬,我此番隨軍,除了分析形勢,幫你做些協調諸將的工作之外,真正克敵制勝之上,卻是未出一計,未獻一策,你當知是為何故。”

魯肅微微頷首:“自然知道,你與孫策交情莫逆,故而不願對他的家將程普出手。”

“既如此,你也該明白我為什麼不願進城。”

周瑜愈發勃然,聲音都變得銳利起來:“何故強人所難?”

“正是因為你與孫策有舊,我才讓你進城。”

魯肅神情一正,肅然說道:“你是知兵之人,當知此番攻克吳縣花費的時日雖然不多,但徐州軍折損卻也不小,既然如此,破城之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即便以周瑜的城府,聽到魯肅這番話也不由心頭一顫。

亂世之中,大部分軍隊在破城之後,都會選擇屠城,在他們看來,屠城是破城後最好的獎賞,那意味著財富、女人,以及發洩胸中鬱悶的殺戮。

王政治軍甚嚴,所以徐州軍的軍紀其實還算不錯,然則要是折損過大時,天軍計程車卒同樣會心有怨氣,這時候就必須給他們一個發洩的渠道。

所以他其實也是默許自家的軍隊在城破後進行殺戮劫掠,只要控制規模和時間,且儘量針對士紳豪族層面即可。

而這恰恰就成了天軍的特色“屠城”了,一般諸侯破城屠城大半都是針對普通百姓乃至一些中小士族,徐州軍卻恰恰相反,專找大戶下手。

如果是旁人攻破吳縣,即便明知道程普這個吳縣主將其實是孫氏的家臣,或許會不會對孫氏行施太過酷烈的手段,但要是徐州軍的話...

不僅絕對是會動手,甚至極大可能是連根拔起!

想到這裡,周瑜暗罵自家真是湖塗,竟然忘了徐州軍的前身可是黃巾賊寇,未必會遵循諸侯之間“禍不及家小”的潛規則啊!

若是他們真要對孫家動手的話....

周瑜再不敢想下去了,當即一拎韁繩,戰馬一聲嘶吼,直向城池奔去。

他必須立刻進城阻止這等事的發生!

......

衝到官署門口時,只見門外已橫七豎八地倒了一批屍體,裡面還不斷傳來金鐵相擊之聲,門口有人叫道:“什麼人?啊,是周從事。”

只是看了眼那人的兵甲,周瑜便認出對方是魏延的部曲,微一皺眉,也不和他說話,急急拐了個彎,便向門內衝去。

循著廝殺聲一路奔跑,過了遊廊、天井等地,竟是來到了一處觀景臺。

這裡只有一條小路,勉強也算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所以程普選擇這裡,但周瑜見狀卻是心中大罵,這等形勢下再易守難攻又有何用,選擇這裡反而是坐以待斃!

當他來到觀景臺時,一眼便見到這片狹窄的地方已密密麻麻地圍著一兩百人,他們不斷向著觀景臺發起了衝鋒,底層此時已然失守,二樓也倒了大片屍體,剩下寥寥幾個孫軍陷入圍攻依舊還在奮戰。

只是望了幾眼,周瑜便看了出來,這些兵卒應是親衛,且受過孫策或程普的親手指導,武藝極高,所以能在徐州軍的圍攻下堅持許久。

只不過即便身手過人,又有地利因素,卻也已是及及可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