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這大耳賊又冒頭了(第2/3頁)
章節報錯
此地上鄰曹操的陳留,下鄰袁術的汝南,右邊是自家的徐州,處處皆是掣肘,不僅難以發展,也沒有多少騰挪的空間,在王政看來,正合適去做將劉備這條老虎死死困住的牢籠,等待自家日後前來收拾。
後面建安元年整整一年,王政也的確沒有聽見劉備的半點訊息,心中還曾竊喜,覺得自家的盤算計成了,隨著勢力的越發強盛,地盤越來越大,甚至已開始將劉備拋諸腦後,覺得真正需要戒備的強敵只剩下曹操一人了。
結果新年剛過,劉備這大耳賊又冒頭了...
無聲無息之間,對方竟已搞定了兩國國相,這等於不費一兵一卒,便得了兩個郡國。
還是中原的大郡!
人比人氣死人,想到自家去年忙活一年才拿下四郡地盤,王政心裡有些不是滋味,又看了眼擺在案上的另一份軍報,愈發恨的牙癢癢的。
我這魅力也不算低了啊,為何那華歆寧願歸降劉表都不願降我?
凝視著懸空的系統面框好一會兒,王政終究忍下了直接升級去給魅力加點的衝動,視線轉向軍報,又是心中一動,
那個陳王劉寵如今會作何感想呢?
劉備原本在陳國只是客居,如今成了豫州牧後不僅反客為主,甚至還要高其一頭,若無意外,接下來當會去對陳國的軍政開始參與,繼而掌握。
這個過程中,想必劉寵絕不甘心,必然會與劉備產生一場激烈的鬥爭,乃至明槍暗箭、無所不用其極。
那麼最終的勝利者會是誰呢?王政沉下心細細思忖起來。
王政沒有見過劉寵,不過當初徐方等人回來時倒是提過一嘴,說這位漢室諸侯年輕雖輕,卻也頗為英武,並非無能之輩。
年輕氣盛,身負勇武,必非肯俯首稱臣的人物,若單論在陳國境內的跟腳,眼下劉寵應該是勝過劉備,甚至遠遠高於。
且劉備一旦入主陳國,跟他一起去的那些臣子,如關羽、張飛,糜竺等人,也是需要佔據要位的,新人要上位,首先便要有空位置,如何騰出空位置呢,自然是先驅走一批陳國的文武老人。
那這些人定然也不會甘願,所以他們很大程度上會支援劉寵...
一方是外來強龍,雄才大略,銳意進取,而另一方則是本地蛇,又不識時務、不肯退出,此兩者之間的鬥爭定然不死不休。也許用不了多久,沛國就又會有情報送來,不是劉備敗,就是劉寵死。
這個念頭在腦海中剛剛浮現,王政便立即有了判斷,劉備是肯定不會失敗的,劉寵再是英武,也絕非關羽張飛的對手!
這時他便已給劉寵下了定論,此人必死無疑,也同樣清楚了劉備眼下最缺的是什麼了...
理由!
對劉寵動手的理由!
就如同曾經的王政和袁術一樣,劉備和劉寵也陷入了相同的境地,後者於前者有恩,但涉及權力的鬥爭,絕不可能會有妥協,更不可能去講道義,只不過鳩佔鵲巢到底不太好聽,所以劉備需要一個理由去給自家遮掩,洗白!
他琢磨著想道:「劉備與劉寵的火拼早晚都會爆發。以目前陳國的情形而論,劉寵只要有中人
之智,他就絕對可以看得出來,如果他再不反擊,一步步的,就會被劉備奪走所有的權力。」
「而如果劉寵不甘心坐以待斃,想要反擊,現在應該就是最好的時候,他如今在實力上畢竟還佔上風,只要想法子將關羽張飛先行支開,埋伏數百刀斧手便可解決劉備!」
想到這裡,王政眼中厲芒爍閃,要不要去幫這劉寵一把呢?
若是無第三方入場,劉寵定然不會是劉備的對手,而一旦讓劉備拿下陳國,又得了梁國歸附,兩郡之地休養一段時間,威脅便要直線上升了,甚至今年便有可能去自家的沛國,徐州動手了。
思忖半晌,王政搖了搖頭,終究壽春還是距離陳國太遠,不便大舉動兵,而要是去的人少又難以左右大局,畢竟對面可是有兩個萬人敵的存在,單論個人戰力,除非王政和黃忠一併前方,否則基本難有勝算。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