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然這般說了,高晉自然不敢反駁,不過卻還是有些猶豫地諫言:「只不過州牧大婚,是為喜事,大動干戈是否不太妥當?」

老子的婚事都成政治婚姻了,還在乎這些東西?

王政毫不在意的擺了擺手,笑道:「正是大婚之時,本將才更希望接到江東捷報,此為雙喜臨門也。」

......

建安二年,乃是丁丑年,以星象推算,正月初五正是該到吉神值日之時,諸事皆宜,不避兇忌。是為「黃道吉日」。宜:嫁娶,訂盟,納采,動土,徙遷。

王政的大婚之日,便定在了此日。

依照《士昏禮》的要求,諸般該提前走到的程式,如議婚、納采、納幣等流程,早在此日之前便都已經走過了。

此三禮行過,接下來就是親迎了。

親迎的前一日,不僅徐、揚二州的文武大臣悉數到場,更有從荊州、交州等地將將趕至的賀喜使臣,滿室衣冠,盡是朱紫,動輒見人,皆是世家,王政置酒辦茶,穿梭其中,他本來就心中有事,當此之時,卻又不得不打起精神,迎對諸人的恭賀,笑語殷勤,累得實在不輕。

好在諸人也都知道,他明日還得早起,並沒有鬧得太久,二更前後即便各自散去。

將賓客送走大半,王政低聲吩咐了侍衛兩句,不多時,郭嘉、張昭、禰衡等文臣,並及徐方、吳勝、于禁、魏延、黃忠、甘寧、張遼、臧霸等諸將,悉數再次出現。

王政令侍衛:「戒嚴室外,百步之內,不許有人。」掩上門窗與諸臣、諸將密議。有關此戰,種種的細節,所來的諸人早已知曉。不需再來多講。

王政話語簡潔,只是把分別交給諸人的任務又重複了一遍,先看向吳勝問道:「豫州近期可有變化?」

「回將軍,並無變化。」

王政點了點頭,又看向于禁,不用他開口,于禁已沉聲說道:「將軍,兗州邊境亦無異動。」

既然曹操和劉表兩邊沒什麼異動,王政就徹底放下心了,當即說道:「如此甚好,一切皆依舊按原計劃行事。」

又對著糜芳吩咐道:「此戰務求畢其功於一役,能否成事,奔命司的情報工作需要做好,子方,從今夜起,你就不用回家了,要時刻與前線保持緊密的聯絡。」

「喏!」

「江東那邊的情報還是一日三次嗎?」

「自昨日起,臣

已將之改為了半個時辰一次。」半個時辰一次,一天就是二十四次,為了完成這一點,糜芳幾乎把奔命司的人手全都派遣了出去。

「大善。」

王政滿意地點了點頭:「還有你要記住,在保密方面一定要做到萬無一失,在我軍發動之前,絕對不能走漏半點的風聲!」

糜芳凜然接令。

王政又看向張昭問道:「軍糧諸物,現在準備如何了?」

「臣奉主公之命,從天軍一部借來了兩三精卒,專責看管糧倉及扈衛糧道,並也已經將運糧所需的民夫名冊定好了。」

張昭正色道:「臣可保證,只待襄安前線攻克春谷,至多三五日內,糧餉諸物便可悉數送入城中。」春谷是丹陽西面臨江第一城,也是王政計劃中未來的前線糧倉,所謂兵馬未行,糧草先動。只要糧餉備好,其他方面便沒有問題。

王政點了點頭,轉目甘寧道:「明日上午本將大婚,下午戰事便即發動,從午時起壽春城內禁止出入,所有諸侯使者的動向必須注意。」

「諾!」

「宣高,廣陵那邊的五千冀州軍,也一樣需要謹慎防備!」

「末將明白。」

臧霸拱手道:‘古校尉三日前便已帶著兩千天軍抵達了江都,更有奔命司環側監事,咱們這邊一動,也會勒令那邊同時發動,但凡有丁點異動,末將即會按照先前定好的方案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