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處未來曹魏名將李典的葬身所在,似乎天生便與名將八字不合,兩次經過這裡的黃忠,也是每次都狼狽不堪。

當然,相比上一次從臨湖殺出重圍的真狼狽,這一次的丟盔棄甲,轍亂旗靡卻是演出來的。

因為夜色深沉,為了不致使追擊尾隨在後的孫策軍失去目標,也為了給散亂計程車卒指明方向,黃忠特命各都伯官多多地打起了火把,臨水回顧,見千餘人馬散佈在數里方圓的曠野上,到處火光點點,盡是羊敗奔逃的人馬。

「離紫蓬山有多遠了?」黃忠問道。

「二十里上下。」

「賀齊部現在何處?」

「咬住了咱們的尾巴,正在緊追不放。孫賊的前鋒騎兵隊,距離我至多有七八里地。」

「吳將軍呢?」

「我部的前鋒正在往前趕,爭取儘快與吳將軍部碰面。」

黃忠甩了甩馬鞭,再往後邊看了眼,沉聲喝道:「要趕快些,不能給周邊插足的機會!」

「襄安、臨湖等城現在依舊處在孫賊的控制下,尤其是襄安,此地是孫策的後路所在,更是臨江咽喉要道,其屯駐兵馬必然不少.如果突然橫插進來,便是我軍兩路人馬數目過萬,也是一個不小的威脅!」

「傳吾將令,再給前鋒半刻鐘的時間,必須要與吳將軍見到面!」

黃忠詐敗潰散,試圖誘使賀齊部出山的這一舉動,雖然乃是郭嘉定計,其與吳勝早先就事先知曉,然而平心而論,也委實是一步險棋。

雖然敵人成功有部分兵馬追擊了出來,但是長夜晦暗,不見五指,便是以天軍的訓練有素,一個不小心也可能由假潰敗變成真潰敗了,這是一個度的把握,又要裝的像,又要不能亂,也是對黃忠掌控全軍節奏、以及掌握戰場節奏能力的一個考驗。

尤其是黃忠總覺得對面的敵將賀齊似乎也看出了他們乃是詐敗,追擊過來便是抱著這樣的打算!

黃忠又把郭陸叫過來,問道:「各部旗幟如何?」

「回將軍,」郭陸精氣十足地叫道:「俺與各營的旗官,從開始詐敗到現在,一直都保持有聯絡。將軍說要做到散而不亂;可以丟棄不必要的輜重,甚至假軍旗,但各部的渠道必須要保持暢通。這一點都做到了。」

黃忠聞言點了點頭,放眼四看,他們這路人馬此時又道了一條清溪的邊上,水聲潺潺,順著望去,蜿蜒直到很遠的地方。

沿岸長的有蒹葭,在風中輕輕搖動,火把一映,白茫茫的一片,枯萎的蘆葦、水中的泥土、以及種種的氣味混合在一起,撲面而來。

除了馬蹄奔騰的喧譁聲,時不時還會有野鴨、宿鳥等等「撲稜稜」地驚飛掠走。一支又一支的火把,從黃忠等人的身邊一閃而過,紅騰騰的火光照亮了馬上騎士的面容,多的為興奮神色。有很多認識黃忠的軍官、士卒,跑過去,還不忘扭回頭嚷上兩嗓子,或者喊:「將軍,孫賊快追上來了。」或者叫:「前邊吳將軍怎樣了?咱什麼時候開始回頭反擊?」

不多時,前頭有兩三探馬賓士而到。

他們來不及下馬,甚至連減緩馬速都顧不上,直奔到水邊,方才用力拽住韁繩,繞著黃忠諸人來回馳騁,踐踏起溪水、泥土,「嘩啦啦」的響:「將軍!我部前鋒已與吳將軍碰頭。吳將軍令我部按原計劃行事!立即展開部署。」

「好!」

聽到這話,黃忠勐一擊掌,喜上眉梢。

他本就性子沉穩,又跟在王政身邊,耳濡目染之下,也頗以喜怒不行於色為榮,但此戰委實事關重大,眼見最難的一部分終於完成,心中的喜悅實在按捺不住,當即朗聲大笑,轉顧左右,便是一聲斷喝:「郭陸!」

郭陸應命而出:「末將在!」

黃忠慨然說道:「即引你本部,並再撥與你兩百人,繼續往西邊奔逃,每個十人隊,多打出兩倍的火把!再把佇列的間距散開一點。務必要瞞住賀齊,教他以為我軍仍然在向吳將軍所在的位置潰敗,不要求你殺敵,把賀齊引過去,就算你的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