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點了點頭,這路人馬的諸將乃是賀齊,也是和凌操、蔣欽、周泰一樣是他親自選出的人才,賀齊之前雖為文官,卻在征討會稽叛軍張雅和平定山越中展示了極為出眾的軍事才能,甚至在孫策招攬丹陽兵上也出了大力,對他的能力和忠心,孫策還是比較放心的。

這邊城北伏兵的信使才退下,那邊舒縣戰場的軍報又送來。

孫策劍眉一挑,側目問道:「前陣戰事如何?」

來人滿頭大汗,跪拜地上,答道:「賊將魏延裹傷復出,敵軍士氣大振,又破我軍一壘,孫將軍、凌都尉雖依然勇勐無前,但所部士卒多有疲憊不堪,氣力已然稍嫌不支。」

孫策默然半晌,遠望帳外的夜色。就好似被墨水潑染過了一般,夜色越發深沉。雷聲隱隱,滾動雲層。

「甚麼時辰了?」他突然問道。

「稟少將軍,」身邊的親兵回到:「已快到子時了。」

子時了啊...

孫策暗自默算,王政第一次突圍的時候天方薄暮,大約是酉時,到如今已經快三個時辰了,他這邊佔據人數優勢尚且兵卒疲累,那麼黃巾賊寇們為何還不覺疲倦,還不累呢?

不!

他們不可能不累!

孫策勐地一拍桉幾,斷然道:「賊人一定是強撐的!」

迎著眾人愕然望來的目光,孫策意識到自家失態了,連忙解釋道:「雖為仇敵,說起來,本將也頗為佩服王政此人的練兵能力,嘿,難怪他給自己取名禦寇,果是御賊有方!」

「徐州軍不同天下其他黃巾賊寇,不僅敢戰、善戰,在夜戰上也頗為所長,本將觀其以往的戰例,多有趁夜破敵的故事。」

「但是!」

頓了頓,孫策話鋒陡轉:「將近三個時辰的鏖戰,不但對我軍是個考驗,對他們來講,也肯定是一件吃不消的事情。傳令凌操、孫靜,再給本將頂住一個時辰,務必要磨得賊人氣竭為止!「

「少將軍。」這時堂下一將忍不住道:「既然猜出賊軍氣力已然不繼,此時已是苦撐之態,何不派遣體力充沛之新軍上去,豈不勝算大增?」

「狹路相逢勇者勝,此時派遣援軍,有等若無。」

孫策搖頭道:「王政既要突圍,必然也留下了部分精銳,若是此時把生力軍派上去,咱們再無後手,讓豎子覺察端倪趁機逃出,如何是好?」

這話一出,堂下又一人插口道:「少將軍,便是王政趁機逃了,咱們先奪下舒城也是好的。」

「此言不差,咱們在舒縣城下耽擱的時日太久了,若得破城,也可振奮一番士氣。」

「是極是極...」

一時間眾人七嘴八舌,俱都表示贊同。

他們之前十分同意孫策的斬首計劃,若能將王政或擒或殺,徐州幾乎便是唾手可得,畢竟論及權柄,這位王州牧的確遠勝陶謙、劉備時期,但集權有好處也有壞處,在外人看來,王政若有閃失,影響同樣之大。

因為王政沒有家族,沒有子嗣,甚至還未婚配,而徐州軍目前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二號人物可以替代。

但問題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之前孫軍百戰百勝,一路攻城略地,形勢可謂強盛到了極點,眾人都願意陪著孫策做夢,斬首王政,擊敗袁術,揮兵北上,一舉拿下徐、揚二州。

如今合肥、六安相繼失守,眼見還有一萬以上的徐州援軍不日將至,哪怕孫策早已安排賀齊中道阻截,萬一沒攔住呢?

這時候最穩妥的自然是先打下舒城,稍作喘息才是最穩妥的!

眼見眾口一詞,都認為此時破城更甚與斬首,孫策心中暗怒,剛要發作,突然心中一凜。

就在方才虎目巡迴之間,孫策終於想起了帶頭髮言的幾個將官的真正身份,讓他恢復了清醒,也想起了一件事情。

要知此時的孫策單論兵馬強盛其實遠勝原本歷史上的同期,可原因是什麼呢?

那便是孫策這一次對目前轄內三郡的世家大戶選擇了妥協,藉著他們的勢力方能在短短時間內聚集數萬兵馬,包括招來丹陽兵的投效。

而付出的,自然也就是麾下的兵馬不再純粹,如今賬內這些眾將裡面,有不少正是這些世家的代言人。

之前勢如破竹之時,孫策可以一言而決,這些人也會乖乖聽話,如今...